蘇夫人冷笑道:“你少在那裡轉移視聽,我請不請張真人,關你什麼事?你先說明白,如何給我兒下降頭。這難道不是,你,姨娘,乳娘,三人合夥搞的仙人跳?”
“你利用乳娘勾引我兒,背後密謀下蠱,緻我兒神志不清,你再威脅敲詐他。看門的劉嬷嬷發現你的詭計,欲當面拆穿,結果一不小心做了替死鬼。”
“你還有什麼話好說?”
蘇绾嗤笑道:“母親好會猜想,編纂這樣一出鬧劇,将屎盆子扣到女兒身上。你可有證據證明是我搗鬼?”
“抓人審問,怎會沒有證據?”蘇夫人自袖裡掏出人形布偶,“啪”的擲在地上。
衆人打眼一看,巴掌大的布偶,胸前繡着仨字:蘇盡歡,渾身上下插滿繡花針,好似一隻刺猬。
“這東西是在你房裡發現的,藏在床底處。”
又差人押解蓬頭垢面婦人,面色蒼白無力,眼神淩亂驚恐。
“乳娘全都招了,系你強迫她所為。”
蘇夫人果然久經沙場,不打無準備之仗。她捏着帕子,輕拭嘴邊唾沫,迤迤然道:“你還有何辯解?”
人證物證俱在,且有醫官認證,事實勝于雄辯。這下子,連蘇绾都覺得,事情是她做的。
蘇绾決定不裝了,她垂下眼簾,冷哼一聲,“母親糊塗,竟被無知小人坑騙了去。”
身子用力一挺,甩開婆子的束縛,凜然相對,“端陽夜乳娘遭人禍害,至今精神恍惚,人都認不得幾個,如何能作證?你問她端陽晚宴吃的什麼菜,她可記得清楚?”
“至于那詛咒布偶,更是可笑。滿京城皆知,我蘇绾繡工上乘,手藝不輸織造局和外國貢品。母親睜開眼睛瞧瞧,那粗制濫造的作品,别别扭扭的針腳,可是出自我的手筆?”
眼眸一沉,“枉顧事實真相,偏信庸人診斷弟弟病因,胡謅亂扯為中邪,更加可笑至極。母親竟不知道,弟弟這副瘋癫模樣,是由合歡散所緻?”
合歡散?仨字從蘇绾嘴裡蹦出,驚詫一衆人等。
蘇夫人從未聽說過此物,忙問隋太醫,“合歡散乃何物?”
隋太醫隐約記得,教坊司的太監曾跟他提過一嘴,抱怨皇宮侍衛攜入宮中一種民間下三濫藥物,用來禍害宮女。
他的醫療方向專攻後宮娘娘嫔妃內疾,從未接觸此等淫物,除了聽過名字,對藥性幾乎一無所知。
隋太醫抹了抹八字胡須,支支吾吾道:“不是什麼好東西,不知道也罷。”
蘇夫人詢問一圈,問及蘇盡歡的貼身小厮,開始不肯說,再三查問,才極不情願開口道:“行院内部兜售的催情助興藥。服用少量怡情,過多引火燒身,須即刻洩火。”
如此一說,蘇夫人終于聽明白了,丹鳳眼一沉,怒道:“少爺可曾用過?”
小厮跪地磕頭不疊,“少爺常吃此物,都是跟相幫手裡買的,小的不敢隐瞞。”
蘇夫人一聽,氣得臉色青白,即刻喚人去蘇盡歡的房間搜查。很快,仆役查出一包白色粉末,足足一斤多。
蘇夫人不信邪,非要貼身小厮當場服用,看他是否也會瘋癫。那小厮當然不肯,拼命磕頭求饒,連喊饒命。
蘇夫人杏眼圓睜,掐腰怒吼道:“給我摁住他,扯脖子灌藥。”
七八家丁領命,壓迫小厮,捏住下巴,強行倒入大半包。粉末紛飛,嗆得小厮咳嗽,眼淚如注。
衆人退成一圈,圍繞小厮躺在中間,觀察他變化。
一刻鐘後,小厮果然不對勁,兩眼放出紅光,不停抓撓喉嚨,直呼:“燒死我了。”
俄頃開始匍匐爬行,嘴巴張開,舌頭外伸,呼哧帶喘,垂涎不絕。
随手抓住一家丁,二話不說騎上脖頸,驚得家丁詈罵:“日你大爺的。”
小厮人性全無,化作野狗狂吠撕咬,咬得家丁血肉模糊,鬼哭狼嚎:“妖怪吃我!”
情景驚悚震撼,比之蘇盡歡當晚,猶過之而無不及。
蘇夫人吓得肝膽欲裂,扶着椅臂拼命向後靠,緊急下令:“快叉出去,扔進地窖。”
家丁一氣而上,費勁周折總算拿住發癫的小厮,五花大綁帶下去。
蘇夫人方松口氣,捂住胸口道:“阿彌陀佛,這東西要命啊。”她轉眸望向隋太醫,不禁有些動怒,“隋大人行醫這許多年,竟不知此物厲害?”
見小厮癫狂一幕,隋太醫倒還算鎮靜,後宮被人折磨緻死的嫔妃多了去,更加恐怖的景象他也見過。當年悅貴妃癔症發作,直言有人害她,握着把金剪,生生活剖自己的肚腹,揪出腸子翻找“毒藥丸”,最終落得腸穿肚爛血竭而亡。
正回憶間,突然被人披頭質問行醫資格,隋太醫抹了抹八字胡須,眼睛賊溜溜轉,将矛頭調向蘇绾,“此物淫邪低俗,蘇二小姐又怎會知曉?貴府家教學識淵博,果真書香門第,老夫佩服佩服。”
蘇绾噗嗤一聲笑,“呵呵,我娘是行院的花娘,被人捉奸沉塘溺死。我是娼妓生的崽子,天生的賤種,當然知道合歡散。你技不如人,還敢挂上太醫院的名牌,招搖撞騙。啧啧,吏目一職,實在算是高就了。”
蘇二小姐乃妾室所生,京中圈子裡不算秘辛,然隋太醫仍震撼不已。倒不是憐惜蘇绾身世可憐,他腦子裡想的,全部是被人嘲諷醫術不精的羞赧。
這份羞赧漸漸擴大,摻入對蘇家權勢的忌憚,他開始痛恨起蘇绾來。恨意勾連回憶,抽絲剝繭,隐藏在記憶深處的一絲印象,慢慢浮出水面。
上個月在大理寺衙門書房,昏迷不醒被他診斷的女子,不就是眼前的蘇二小姐?可蘇家二小姐同戶部溫侍郎締結婚約,且是聖上禦筆欽點,又怎會是京衛指揮使的填房夫人?
這就有意思了。
隋太醫哂笑道:“哼,果不其然,蘇二小姐一邊勾引溫侍郎,另一邊通奸時将軍,還真配得上自己的出身,老夫今日,也算開了眼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