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嬌生為何腹诽涼州君是個大爛人,這就需要好好說道說道了。
涼州君,姓李名翩字輕盈,出身于隴西李氏。因其受封涼州君,旁人言及他時,有時也喚其為“李涼州”。
李涼州此人……簡單來說,如果此刻你手裡有一張《河西八卦榜》,他若不在榜首,你就可以直接把那張榜單拿去糊廁所了——因為毫無參考價值。
河西百姓,從隴右到河湟,從張掖到敦煌,每個人都多多少少聽過一些關于李涼州的八卦傳聞。
後來,有好事之人為其概括了一下,将民間的風言風語總結成一帖“三缺四罪”。
“三缺”分别是:缺德,缺愛,缺廉恥。
“四罪”則是:僭越罪一,賣主罪二,無能罪三,醜陋罪四。
說他缺德,大概是因為他在河西百姓們口耳相傳的故事裡幹過許多上不得台面的事。
随便舉個例子:聽說他嫉妒雲将軍雖是女兒身卻比他厲害,親手燒了雲将軍的牙旗。
牙旗乃戰場上主将所立之旗,不管這仗打到什麼程度,将在旗在,旗倒則意味着主将已亡。
對于沙場搏命的将軍來說,牙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雲将軍的牙旗竟然被李翩燒了,實在是缺了大德!
說他缺愛,乃因他親生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父親很快續弦,娶了繼室進門。
據說那繼室表面和善,實則是個狠心的,每每打着“我這都是為你好”的旗号虐待他。
當年在敦煌城有人見過,天寒地凍下着大雪,他站在城門外一站就是幾個時辰。好事之人曾向他家的奴仆偷偷打聽,原來竟是他繼母要他親眼看看百姓疾苦,故意罰他站在那兒。
還有,小道消息說,當年雲将軍和他曾有過一段,後來也不知發生了何事,雲将軍十分豪邁地一腳把他踹了。
至此,他徹底是要親情沒親情,要愛情沒愛情,至于友情……沒聽說誰和他關系好,那就十有八九也是沒的。
總之在感情世界裡,他就是個三不沾的可憐蟲罷了。
說他缺廉恥,嚯,你要說這個咱可就有得罵了。
聽别人說啊,這李涼州着實寡廉鮮恥,極度不要臉,甚至男女通吃,葷素不忌。
現今敦煌城的許多人可是親眼目睹,他身邊跟着一個極其受寵的嬖人,幾乎是走到哪兒都帶着——是個妖裡妖氣的男人。
呵忒!一對兒狗男男!
對了,這還不算啥,咱還聽說,他甚至還跟小涼公的寵妾有一腿!
小涼公是他的晚輩,這麼算的話,那寵妾也該是他的晚輩了,他連自己晚輩都不放過……真是無恥至極!
說完了“三缺”,接下來說說“四罪”。
第一罪,僭越。
說的便是“涼州君”這個封号。
當年涼王李忻出城迎戰沮渠玄山之前,給了他這個封号。這封号看起來很怪,其實大有玄機。
你們想想啊,涼王要親征,覺得自己可能回不來了,将兒子托付給他,還給了他個帶“君”字的封号。這啥意思啊,這不就是上演了一出白帝城托孤的戲碼嘛!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注釋1)
這才是托孤的正确打開方式。
他此刻應該撫膺痛哭,再三推辭受封。哪知這人居然臉不紅心不跳地就接受了“涼州君”這個封号。
僭越啊!僭越!
第二罪,賣主。
果不其然,涼王李忻戰死沙場,那他這個托孤重臣就應該幫着小涼公死守酒泉才對吧?
若是忠肝義膽之人,就應該哪怕滿城的人都被殺盡了也堅決不投降,對吧?
可他倒好,二話不說直接開城門投降了沮渠玄山,然後帶着小涼公屁滾尿流跑回敦煌。
小涼公這主公當的,咱看着都替他憋屈,唉。
第三罪,無能。
這又說回到雲将軍身上了。
雲将軍一介女流,如今領玉門大護軍之職,手下有整個玉門大營的兵。
聽說當年他倆掰了之後一直挺不對付的,差不多已經到了相看兩厭的程度。如今雲将軍又手握重兵,李涼州卻完全奈何不得。
呸,連個女人都治不了,可不就是無能。
第四罪,醜陋。
前邊說的都是人品和能力,扯完了内在的,當然也要扯一扯外在。
其實吧,要真說他容貌醜陋,倒也不至于。隻是他的容貌确實并非河西百姓喜愛的那種。
男子漢嘛,當然要魁梧陽剛,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才是好兒郎,可李涼州長得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
聽人說,他身高确實夠高,可惜瘦了點兒,且面皮白淨,未蓄髭須,還長着一雙撩人的丹鳳眼,看人的時候也不知為何時不時就會眯起眼睛,完全沒有威猛雄壯的感覺。
醜啊,想想就覺得醜死了。
總之說來說去,李涼州就是個大爛人!
*
林嬌生用渡河的時間在心裡盤了一遍民間的流言蜚語是如何吐槽涼州君的,待他盤完,船隻也剛好靠岸。
一擡眼,眼前便是敦煌城。
按說林嬌生是從姑臧來的,姑臧可是被稱為“卧龍城”的河西第一大城,敦煌與其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可是此刻,林嬌生還是覺得心頭湧起一陣複雜的情緒。
夯土壘砌的城牆顯得髒兮兮的,來往百姓和守城士兵也都比不上姑臧氣派,但這座城卻給人一種難以言說的壯闊之感。
這壯闊并非單純來自城牆、街巷、寺院,也并非商隊、僧侶、胡姬,而是所有人所有事盤桓于此,糾纏于此,沸騰于此。
這壯闊來自于包容。
自漢武帝在敦煌置郡已經過去了五百多年。
五百年滄海桑田,高岸為谷,深谷為陵,麻姑早已看厭紅塵萬象,周靈王太子又駕白鶴路過幾回人間。
王莽篡漢、光武中興、三國鼎立、衣冠南渡……人間在不斷重複着繁榮和動蕩,可無論外界如何地裂山搖,敦煌城總是以其巋然不動的氣魄坐鎮河西。
仿佛它是世間最沉郁綿長的所在。
越往城裡走,林嬌生的心内感慨越深——武昭王當年選擇建都于此,實在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