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自兩人分開已過數月,隆冬轉為夏末,項梁在此期間北上亢父縣救援魏齊,大破秦軍。
而劉邦則率軍與章邯交戰,勇猛異常,同樣大勝,平複近十座魏國城池,“定魏地”的赫赫功勳讓劉邦的地位是一升再升。
在這之後項梁下令分軍,讓劉邦項羽一同率領部分軍隊往西北方進發,追擊秦軍,攻打城陽,又僵持了小半個月,才破開城門。
城門開時,項羽屠城令便發,項軍如洪水湧入城陽城,殺了個天昏地暗。
直到最後一具屍體被扔在城下,與數不盡的屍首堆在一起,殘陽靜靜地照在屍山之上,詭異而殘忍。
劉邦緊緊皺着眉,強忍着想要回營,卻隻覺得那股血腥氣時刻萦繞鼻腔,終于難以忍受,嘔吐出來。
“這就不行了?”項羽毫不遮掩地嘲笑道,“這才死多少人,你見得少了。”
劉邦不願和這人多說,卻又礙于身份不能甩他臉色,隻能虛弱一笑:“在下山野匹夫,不曾見過大場面。”
這項羽不顧阻攔,屠了城陽,整座城已然成了死城,橫屍遍野,鮮血橫流,直能沒到小腿肚,死寂得夏日時分還陰風陣陣,讓人打寒戰。
劉邦睜眼閉眼都是死人,實在無心說話,更不想理他。
軍人,百姓,在這混世魔王眼裡豬狗不如,殺了便殺了,隻要讓他自己痛快。
而他旗下的兵盡染了他這怪癖,一個兩個殺紅了眼,見人便捅,惡鬼來了都要被吓回地府。
一時間,竟不知究竟是衆人征讨的秦王更暴虐,還是他項羽更殘忍。
“我看你不太服我?”項羽不是彎彎繞繞的人,直言道,“你覺得不該屠城?”
劉邦漱了口,穩了半天,才委婉道:“我隻是覺得,百姓罪不至此,殺他們沒什麼理由。”
“我們打城陽打了這麼久,如果不是他們支持秦軍,又怎會浪費我如此多的時間?”項羽看他一眼,重瞳中的嘲弄添了幾分,“不過是些平民罷了,死了也沒什麼好可惜。”
“……”劉邦與他一同打了這麼久的仗,更何況項羽也從不掩飾,深知此人輕視所有非貴族之人,懶得與他辯駁。
“同情?呵,流的是農民的血,便一輩子是農民,哪怕偷了翅膀飛上皇宮屋檐,也依舊無法改變這個事實。”項羽冷笑一聲,仿佛一刻也待不下去,就連劉邦的反應也毫不關心,轉身走了。
劉邦目送項羽離開,被餘下的血腥氣一熏,險些又沒能忍住。
蕭何姗姗來遲,連忙遞他一塊布條,上面浸了藥液,能緩解些許。
“接下來去哪裡?”劉邦面色有些發白,把布覆在鼻前緩了半晌。
“秦軍退往濮陽,稍作歇息便趁勝追擊。”蕭何回,又低聲道,“項籍暴虐,對他國人民毫無憐憫,屠城之舉隻會越來越多。”
劉邦把布條扔到一邊,皺着眉,與蕭何對視:“此舉定失民心,不能再和他一起做這事,得趕緊找個合适的機會分頭行動。”
*
在侍從帶領下,張良走進屋内,完完整整地行了禮:“參見武信君。”
“雖然兵荒馬亂,故人皆去,但你我情誼尚在,”項梁站在窗邊,看向張良,眉眼間不再是席間的威嚴,而是柔和,帶有一絲懷念,“仍叫我項叔便好。”
張良愣了愣,提起的氣也松了,聽話喚道:“項叔。”
“許久不見,子房沉穩許多,找項叔何事?”項梁屏退下人,問。
“子房是想說……秦賊謀亂,天下狼煙四起,有多少人假借着楚王由頭起義,但項叔如今既然已經立了公子熊心再做楚王,楚地便更是鐵闆一塊,上下一心。”張良依舊沉靜,這樣一番話像是在心中早已演練無數次,“但秦國仍重軍迎戰,更别提還有齊、魏兩國餘黨企圖東山再起,楚國再是力量強大,恐怕也孤木難支。”
項梁的眼神微變,認真地看向這位晚輩:“确實如此。”
“項叔何不尋求盟友,多豎黨羽,助楚國收複遠處之土地,餘下氣力,迎擊秦軍?”張良克制地向前一步,指尖卻不住地發抖,“亂世之中,多一個友人,不就多一份力?”
“子房,你直說吧。”項梁道。
“武信君,韓王諸多公子,大多死散,不得而知,可在下已找到當中最賢能的橫陽君,如能得武信君協助立為王,為君收複失地,韓國上上下下,沒有不感激楚國,不感激武信侯的。”
屋外有幾位将軍喝得太多,聲音洪亮穿透院牆,屋内卻一片寂靜,靜得能聽見呼吸之聲。
項梁深深地看他,本舉起手想要像對待尋常晚輩一般揉他的頭,卻頓了一頓,拍在他的肩上。
“子房,你确實長大了。”
莫名又想到那天,張良收回思緒,看向身旁的伏案研究地圖的公子成,後知後覺地再次意識到,如今應該叫他韓王了。
“依我看,如今正值春季,氣候适宜,颍陽已得,士氣正旺,我們不如乘勝追擊,攻入新鄭。”韓成頗有些興奮地道,“奪回韓都,也能穩了韓國軍民之心。子房,你覺得如何?”
陽厲在一旁聽得皺眉。
連他都能想清楚,新鄭離颍川較遠,且不說本就易守難攻,光是秦軍在那駐紮的就比其他地方更多,根本不可能打過去。
而且他們從冬天打到春夏之交,奪得的城握不到手中,隻要秦軍反撲便會失去,反反複複多次,哪有什麼士氣正旺的說法。
兩人剛開始還會提出異議,但反駁幾次後,韓成似乎就有些與張良生了嫌隙,數次吵架,領軍決策更是左右搖擺不定。
人非完人,他本就久病纏身,與沛公相遇後養了沒多久,又開始無休止地殚精竭慮。
在半個月前,他第一次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如果不是反應快,提前退出戰争泥潭,韓軍可能要折損四分之一。
而張良錯了這一次,便可能有之後的無數次,這更給了韓成不聽他提議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