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關心則亂的意思嗎?先生可是教過這個詞。”
五娘明顯岔開了話頭,而九娘立時就鼓着腮幫子脆生生的應道
“唐先生教過,我雖愚笨,卻記得這個詞的意思,出自‘事不關心,關心則亂,’又傳楚漢相争時,項羽為了誤信了虞姬被抓,為了她錯過了剿滅劉邦的機會,最後才有了西楚霸王烏江自刎。”
五娘着實料不到,自己隻不過想着岔開話茬,随意說了個詞罷了,不成想九娘這個小不點,竟然說了這麼一大通道理來,反倒是她自個兒,隻曉得關心則亂的意思,什麼西楚霸王虞姬亂七八糟的,哪裡曉得半個。
五娘那廂默默歎了口氣,隻覺着自個兒在沈家女學,也未曾有半分的進益,當真是連個三歲的小奶娃子都不如了。
而九娘卻在說了這麼一通道理後,挺了挺脊背,好似在告訴五娘,她雖愚笨,卻還是很努力的記住了唐先生教授的詞意,千萬别小瞧了她去。
又嘀咕了句
“我同朱四姑娘不一樣,她是關心則亂,而我是想要五姐姐留在金陵,舍不得五姐姐去保定府,日後再相見就難了。”
五娘隻摸着九娘頭上的小揪揪,至于她到底心裡做哪般想,九娘是一概不知的。
而兩日的時間,匆匆而過。
當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相攜回了梅花巷,又跪在榮養堂的敞廳給沈老夫人磕頭時,不論是真心歡喜的四娘,六娘,八娘,還是面上一派矜持又故作歡喜的五娘,亦或者嘴角微翹,眼露感動的七娘,還是一臉懵懂,又嘻嘻笑着接着三位伯母贈的禮,并脆生生答謝的十娘。
唯有九娘,不論是随了錢氏及一衆姐妹去老三房南角門迎了三位伯母進門,還是瞧着三位伯母,一個個的向錢氏說着她侍奉沈老夫人辛苦雲雲,再就是瞧着三位伯母跪在蒲團上給沈老夫人磕頭,更有二太太為表她常年不在沈老夫人身邊盡孝而愧疚的膝行到沈老夫人跟前,眼含熱淚的握着沈老夫人的手,訴說衷腸,惹的沈老夫人都不由得眼中泛起了淚光,更何論,四娘,六娘,七娘,八娘,一個接一個的拿帕子抹眼角。
隻九娘從頭至尾,都蹙着眉頭,目光更是暗暗朝着二太太身上瞟。
雖說前兩日五娘表現的無事,但九娘心下來說,就是舍不得五娘離了金陵去保定府,更何論,自打上次秦淮閣聽了朱四姑娘那襲貶低二太太的小話,且不論當真還是誇大其詞,九娘心對這個頭一遭見面的二太太,便全然都是戒備的心思。
再瞧着她今個兒膝行至沈老夫人跟前熱淚滾滾訴衷腸的樣兒,九娘倒是沒有似他人一般覺着二太太孝心可嘉,隻覺着她做作虛僞,慣是個奸猾的。
雖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按九娘的心思想來,倘二太太當真是個賢惠孝順的,且不論她對沈老夫人有如何的孝心,隻瞧她那做派,便是連大伯母都越過了,更别說,三伯母以及她的母親。
要知道她的母親雖是老三房留守在金陵照看子侄的,可是他大伯才是老三房的家主,大伯母更是老三房的嫡長媳,四個兒媳,萬事應當由大伯母為先的。
偏是三位媳婦齊齊歸金陵,反倒被二太太搶了風頭,被旁人誇贊她頂是孝順,可不是讓其他幾個兒媳難堪嗎?
想到這兒,九娘心裡頭原先懵懵懂懂的心思,倒是越想越是亮堂了。
再說一遭她的母親錢氏,面上瞧是個再寬厚賢惠不過的,可,那也隻是面上而已。
且不論大伯母與三伯母怎般看待二伯母今個兒這一番熱淚滾滾訴衷腸表孝心,九娘頂頂清楚自個兒的母親,定是恨不能撕巴了二伯母才好。
她的母親可是日日侍奉在沈老夫人跟前盡孝的,現下隻二伯母這麼一通膝行表了孝心,便惹的老夫人感動不已,可想而知,她母親心裡指不定認為自個兒常年侍奉的,反倒不如三五年才回來一次哭訴的,定是早已氣炸了。
這般想想,九娘倒也覺着心裡頭順暢了些許。
雖然怎般瞧怎般覺着她這位二伯母不順眼,卻終歸有個好處,那便是可以氣一氣她母親,倒是光明正大的做了她想做卻不能做的事,确實也是個妙人。
不過,妙歸妙,九娘卻還是曉得自個兒心裡頭頂在乎什麼。
不論三位伯母還有她母親怎般個心思,總之她的五姐姐得留在金陵。
所以,接下來這幾日,她得常往榮養堂來了,但凡她那二伯母要帶了五姐姐去保定府,自個兒才好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留五姐姐在金陵。
暗暗想定了心思,九娘便也就安安心心的收了三位伯母贈的禮,看上去一派的乖巧可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