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心裡頭感念着九娘待她們這些奴仆們的真心及寬厚,雖面上應了九娘,可是私底下縫了荷包時,卻還是故作不經意的戳了自個兒的食指兩下,又小心翼翼的滴了兩滴血在荷包上頭,更是生怕九娘心疼自個兒,便也就編了個
“倒是有負姑娘的一片心意,奴婢的繡技着實是差的很,便是沒有作假,也還是紮了手。”
于此,九娘望着荷包上的兩處血迹,又心疼的瞧了眼春草右手手指,更想不到春草會為了不讓自個兒多加擔心而編了這套說辭,也便不再糾纏,趕緊吩咐夏朵去拿了藥膏來給春草抹上。
一切準備就緒後,又等到了晚食過後,九娘拿眼環視了劉媽媽,春草以及夏朵三人一圈,直到瞧見三人俱給出了肯定以及鼓勵的眼神後,這才将荷包揣在袖兜裡,又轉了腳脖子,邊朝屋門處走邊道
“咱們這就去外院,這個時辰,兄長想來是用過了晚食,正在溫習功課,倒是正好。”
劉媽媽笑着點了點頭,又将九娘三人送至如意居的院門外,直看着九娘三人的背景漸漸消失在視線中,這才按下想要跟過去的沖動。
無奈,之前同九娘商議此一樁事時,四人一緻決定,劉媽媽作為如意居的管事媽媽,年歲在那兒擺着,這廂又是去外院,顯然是不合适。
而九娘才三歲大點,由年歲稍許大些的春草以及錢氏撥過來的夏朵随行,倒是正合适。
這廂劉媽媽心裡頭點點滴滴都染了憂慮,而那廂九娘由着春草與夏朵緊緊随着,先經了隔三兩步便挂了一個燈籠照亮的抄手遊廊,直下了抄手遊廊,不過才虛時初,按照老三房的規矩,戌末才熄燈,這個時候九娘三人穿過前花園時,前花園裡頭倒是被燈火照的透亮,又因着夏日,天本就黑的遲,九娘三人便是沒有備燈籠,倒也瞧的清清楚楚。
直從垂花門到了外院,通常外院住着的哥兒們,俱是刻苦,更有不到子時不歇覺的傳聞,所以沈老夫人為着外院的哥兒們行事便利,特允了外院的燈火到了亥末子初才熄,更在外院備了一個廚房,為了以備哥兒們晚間随時可以用宵夜,廚娘們也是要到亥末子初才可回到下屋歇覺。
所以九娘三人到了外院時,依稀可見外院的奴兒小厮們忙前忙後,倒是同白日裡的内院差不離多少,又經燈火以及還未徹底散去的日光餘晖照的透亮。
一時間,九娘三人越發覺着外院跟内院明明隻隔了一扇門以及一堵牆,竟好似天差地别。
不過,這個怪異的念頭并未在九娘的心裡頭停留幾息,她的心裡頭惦念的終究隻有兄長探望□□郎這一樁事。
而春草與夏朵已來外院找林家旺多次,多數也是用過晚食後行的事,雖這一次再次踏足外院,兩人仍舊覺着外院與内院截然不同,卻不似頭一遭來時那般的驚愕呆愣了十幾息才回過神來。
因着當初分家時,三老太爺在建造老三房時,擇的地很大,所以老三房的外院,也比之一般人家的外院要闊綽的多。
雖比不得内院亭台樓閣,卻也有假山淺池,池子裡的水雖隻及到成人的膝頭,不過卻在其間養了不少的金魚以及烏龜,更是在池子中間種了十來株的睡蓮,遠遠瞧上去,倒也景緻宜人,隻不過假山連着池子統共占地也不過一畝而已,比起内院的荷花池以及前後花園來,倒是小的很了。
不過,正是前院有了這一處的假山淺池,倒是将前院的三十九間屋子分成了東西兩邊,東邊略大些,有二十一間屋子,西邊則略小,有十八間屋子。
後又因着言字輩的哥兒越來越多,由着老夫人做主,每三間圈了個長寬各兩丈的小院子,也便隔出了一間間小院落來。
外間的這些個小院子雖比不得内院女眷的院落寬敞雅緻,不過麻雀雖小,卻也五髒俱全,平日裡哥兒們在自個兒的院子裡一應所需,倒也盡夠了。
按照從大到小的年歲,沈言勤行十,輪着他搬到外院時,前頭幾位兄長還未成家,也便在西邊的第三間院子落了腳,後又按照規矩,給他的這一方小院取名‘勤耕院’
意思很明顯,就是于功課上頭,日夜刻苦,勤耕不綴之意。
又如沈言勤愛竹,便在東西院角,各種了一叢翠竹,再添幾株蘭草做點綴,更還有錢氏用自個兒的四房貼補,在院裡頭屋裡頭為其添置了好些個上了年頭的雅緻物什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