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寅初時分,九娘便早早的起床洗漱,今個兒仍然似昨個兒差不離,以免一身的衣着太過華麗名貴而憑白惹人眼,便照着昨兒個的打扮,換了身之前在如意居特意買的杏色細布襦裙,頭上的兩個小揪揪各戴了一支藕粉色細布攢花,隻腳上仍穿了雲錦面料的繡鞋,倒不是劉媽媽幾個之前沒思慮周全,單單落下了一雙腳,而是九娘自小到大的鞋,一概都是家裡頭繡娘照着她的腳親制的,且按照老三房嫡出姑娘的份例,每月六雙。
所以,自來穿慣了家裡頭繡娘比照着腳大小縫制的繡鞋,再換了劉媽媽自外頭成衣鋪子買來的鞋,便總覺着大了些,或是小了些,總之,就是不合腳。
如此,将劉媽媽在外頭采買的無雙繡鞋一一換上腳仍覺着不論哪一雙鞋都穿的勉強後,劉媽媽首先就心疼的不讓九娘再穿,春草也覺着不過隻一雙鞋罷了,便是穿了平日裡的繡鞋,左不過隻露些腳尖罷了,哪裡有九娘的腳重要,最後身為智囊的夏朵也認為劉媽媽同春草言之有理,不過一雙鞋,雖是雲錦面料的,且不論有沒有衣裙遮掩,便是栖霞寺那些個香客,哪裡有盯着一個姑娘家腳瞧看的,便是瞧見了露出的那點子腳尖,也不是人人都似沈家女眷那般有見識,認不認得是雲錦的料子還指不定呢!
洗漱完罷,又匆匆用了些用熬了一整夜的老母雞湯煮的雞汁銀絲面,之後春草仍舊留在屋裡頭,充作九娘,而劉媽媽同春草則陪同九娘去到山門前等待陸三郎派來的心腹婆子背九娘下山。
當然,給守山門的小師傅塞銀錢,也是必不可少的。
劉媽媽同夏朵一左一右的将九娘護在中間,在薄薄亮的月光下,三人摸下了十來個沾了少許露水的石階小道。
再回首朝山門處望了眼,隻這十來個石階而已,哪裡還能瞧的見山門的影子,隻瞧見一團幽暗罷!
直到這一刻,劉媽媽立時側眸同夏朵對視了一眼,随後兩個人暗暗點了點頭,劉媽媽便壓着聲音阻止九娘還要往下的步子
“姑娘且歇歇腳罷,不過一刻鐘便要寅正了,倘那陸三郎應了姑娘的要求,他派的婆子當是這會子便要上來接姑娘。”
順着劉媽媽的話,九娘想了一想,的确是這個道理,腳下步子也就順勢頓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