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文錢,不過是五個雞子的價錢,但李小寒看着那堆雜魚,約莫五斤,好好處理了了内髒,還能剩個三斤左右。五個雞子隻能吃一頓,這一頓小雜魚,起碼能吃三天。
而且,魚再怎麼小,都算肉,體面。
李小寒心裡已經有了主意,扯扯扯着王氏的手說,“娘,買了吧。”
王氏見李小寒想要,自然是不會反對,掏錢買了。
買了魚,又看見有一個大娘賣鹹酸菜,這是農家自家腌制的酸菜,費的是那一點鹽錢,因此極便宜。他們新分家出來,新鮮菜都不夠吃,哪裡能腌制酸菜,因此又買了兩把。
還有新鮮采摘的胡瓜,李小寒看着價格合适,也買了兩根。
肉、魚都有了,糖、鹽、醬、醋家裡還不缺,王氏和李小寒滿載回家去。
回到家,王氏先把骨頭洗了一洗,按照李小寒說的吃法,多多放姜,水開後撇去浮沫。
就是撇浮沫的時候王氏心痛極了,再三确認了好幾遍,李小寒自然知道王氏在想什麼,不過是舍不得。
但為了節省她已經略過了飛水這個步驟,浮沫是萬萬不能留的,不然下不了口。
骨頭放瓦罐裡煮着,王氏帶着李小寒處理那一堆的小雜魚。小雜魚兩個手指大小,要把内髒都清出來,費功夫,最後可能還沒有幾兩肉,因此很便宜。
“娘,咱們要不把小魚炸了,炸了的肉壞得慢。”李小寒慢慢解釋說。
油炸啊,那得多費油。
但王氏想想這小魚本來就既便宜,再看看李小寒發亮的眼睛,點頭道,“行,咱們炸着吃。”
于是這一天的中午,建房子的李賢東等人是在油炸的香氣中度過的。本來幹活就費了一把子力氣,這香氣更讓人覺得饑腸辘辘,恨不得能吃下一頭牛。
好不容易等到中午,衆人根本不用招呼,統統圍了過來。
主菜是炸到骨頭都酥脆的小魚,根本不用吐刺,整一條魚嚼巴嚼巴,鹹、香、脆、酥,人人吃得停不下來。
衆人吃得眼神一亮,要往常,除了那窮的揭不開鍋的,誰人正眼看過這小雜魚:除了骨頭和刺,沒有幾分肉,還得費老鼻子功夫來開肚刮魚鱗,有那功夫,做點什麼不好。
如今看來,不是小雜魚不好吃,是自己家做得不好。人家這做的,就一句好吃。
炸完魚的鍋,油盛回油罐重新再用,鍋底剛好可以用來炒胡瓜。先放兩瓣野蒜頭,炒出香氣,再放胡瓜片,大火爆炒,炒出來的胡瓜,又嫩又甜,吃着便覺得清爽。
吃到最後,連青菜的湯汁,都用來沾炊餅吃了。
這一頓午飯,美味,實在,連平日穩重的磚瓦匠人老師傅,都豎起了大拇指。
這個東家,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