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的看了一眼,最後在名字後面補了個勾,吳姨眼眶就紅了。
第一批先出發去黃盤的是青壯男人,像一些體弱但能文識字有才的坐在闆車上,孫從文兄弟與吳姨組成的一家子也坐在了闆車上。
走之前,這群兩千人被分發了一塊蔥油餅,香噴噴帶着金貴的油水,外脆裡蘇吃得人心裡有了盼頭,有了一股精神氣沖向了黃盤。
竹溪村附近被清空了大一片,就地取材用來搭建竹屋安置即将到來的礦工,一排排通鋪的竹屋布局是四方像八卦一樣層層環繞中央的一間公共食堂,為了讓工人們幹活有積極性,一間簡陋的鋪子也在其中,工人們掙上了錢不得添置些什麼好東西犒勞一下自己,這才叫好日子,當然衛生條件也不能拉下,男女茅廁安置在了竹屋區的下風口,免得大熱天熏人。
”到了到了,俺們有家了“!
雖然是很多人同住,是很多人的家,大夥一樣很高興,他們來的時候竹溪村人早就幹上了活,除了食堂屋頂上飄散的煙霧,寂靜無聲。
人員交接,這幫人身體虧了空子,就靠着一口氣,不急着帶上山挖井礦,先搬運一些碎石鋪路,繼續造竹屋等輕松活,等适應了再使苦力。
孫從文因為識字能寫一些當了負責老人小孩群體的記分員,吳姨分到了掃茅廁,平時保持茅廁的幹淨。
越是日頭暴曬,漸漸人聲多了起來,似乎是山上做活的男人們下工了,好香啊,屬于食物的香味從公共食堂飄了出來。
”吳姨~“,”哎~“吳姨來回幾個茅廁的打掃身上味挺重,直到孫從文過來喊她一起去吃飯。
“阿文~我們也能吃上?我一顆心虛得慌也沒幹什麼能吃白飯“?
”吳姨,隻要幹了活就有工分,靠工分票吃飯怎麼不能去“,說雖是這麼說等孫從文背着小弟帶着跟在後頭畏畏縮縮的吳姨,真進了食堂看着熙熙攘攘的人,聞到飄滿濃郁飯菜的香味緊張的臉色通紅,手腳不知道該往哪裡放了。
”别擋着路呀,上打菜窗口排隊去啊~“,孫從文更加不好意思了,趕緊随便找了一排隊伍,”真香啊~酸辣粉,鹹菜豆餅,蔥油餅子,筍絲炒肉,硬菜啊!頭一回知道竹子也能吃啊”。
”什麼竹子,那是竹娃娃,還沒長大嫩的鮮脆爽口,時令的好貨往後可吃不着了,再抄着熏肉絲,油光光的噴香,不說不說了到我了”。
孫從文安靜的聽着,越聽眼睛越亮,背上的重擔似乎輕飄飄了些,他不用再害怕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生死明天的憂慮小小年紀白發已生眉頭皺眉多了幾道。
”工分票”
每天所得的工分可以到管事那裡兌換工分票,工分票分面值五毫,一分,五分,十分,非常簡單僅僅隻适合小型的集體經濟,主要就是買飯菜,其他掙得多的去商鋪兌換些大慶的好東西,比如薯糖爆米花零嘴,肉幹和衣服鞋子。
第一天上工,孫從文靠着筆杆子入手了兩工分,小弟動不了他一直背着到底傷到了根子不曉得能不能扛過來,吳姨掃廁所一工分,他們選擇了比較實惠的鹹菜豆餅,五毫就能買上四塊豆餅就鹹菜,劃算個大耐饑。
至于肉菜不舍得,聞聞味道也算是吃進肚子裡了,孫從文他們很滿足,豆餅比較幹掰碎了放進免費的甜湯裡攪合成糊糊喂進小弟嘴裡,這些日子孫小弟清醒的時候多了起來,他也在拼了命的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