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太子妃不好當 > 第25章 025

第25章 025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米氏雖是裝病,可為了不落人話柄一直在卧房中,張寒英和衆人寒暄過後就去了屋裡看望米氏,母女倆也能說說私密話。

提到張心蘭與陳家的婚事,米氏便把事情原本說給女兒聽,本來兩家都談好了,張家進京匆忙也就沒有下定,等張家在京中都安頓妥當了準備和陳家定下來時,那陳家早就另選了人家下完聘了。

“伯母沒有去找陳家論理。”陳家這門婚事可是大伯母娘家嫂嫂牽的線,說的也是她妹妹的兒子。

這說來說去都是親戚,陳家要另外選聘兒媳至少也得跟張家好言好語的商量吧,沒有這麼悶不吭聲另聘了人家,就這麼晾着張家的道理。

要是張家沒有去問,他們陳家就不說了?這不是欺負人嗎?

米氏也歎了口氣,“陳家又沒有和我們家換個庚帖,也沒有下定,連個信物都沒有,他們不認我們總不能鬧上門吧。”

這樣張家女兒名聲還要不要了,張心蘭怎麼說都是太子妃的堂妹,就這麼被退了,說出去也不好聽。

何況……米氏想到二丫頭最近的郁郁寡歡,話到嘴邊咽了下去

“娘,是不是還有什麼隐情。”

米氏是個七情上臉的人,是真瞞不了一點異常,她看了眼四周,見房間中伺候的下人都退了下去,她低聲道:“聽說二丫頭給陳家那小子寫過一封信,陳家拿這信做文章,倒讓你大伯母忌憚,不敢鬧的過分。”

張寒英也是一驚,張心蘭在她心裡一直是個很懂得分寸,行事謹慎的人,大家都說她像三嬸的親生女兒,都是周全之人,怎麼會?

“知道信中内容嗎?”張寒英問道

米氏搖頭,“信已經拿回來了,你大伯母也不追究陳家了。”

這是雙方講和的條件,可這陳家行事如此不講信用,那陳家公子就算讀書再厲害,也不是什麼良配。

“那和陳家結親的是什麼人家打聽到了嗎?”

米氏撇嘴,譏諷道:“人家看不上張家門第自然是攀了高枝了,好像說是被成國公看中了,招為孫女婿了。“

“這婚事還是陳家嫁到京城的姑母牽的線,她本就和你大伯母娘家嫂子的妹妹不和,見她給兒子定的是娘家那邊的親戚,就一心要給侄兒攀個高枝,如今你大伯母也恨上娘家嫂子了。覺得她們姐妹的事倒是害得她女兒受了連累。”

恐怕沒有這麼簡單,那陳家姑母就算要攀高枝,難道她不知道張家背後是太子,她侄兒要娶的可是太子妃的妹妹,陳家退了這門親事得罪的可就是太子。

除非她不懼怕太子找麻煩,為什麼?

成國公和獻王妃是親戚,是不是其也代表着陳家背後是獻王。

他們怎麼就肯定這獻王能赢呢?張寒英心中一緊,雖然朱然一直跟她說,一切有他,說的很有把握,好像太子之位不可動搖一樣。

可若是皇帝鐵了心要換呢?

見女兒臉色不好,米氏急忙問道:“可是哪裡不妥?”

張寒英怕母親擔心,自然不會跟她說這些事,便随口應道:“我隻是在想二妹妹的婚事。”

米氏聞言松了口氣,“有老太太和你大伯母呢?你可别攬上身,你大伯母心氣高,要找個比陳家還要好的人家呢,讓她們折騰去。”

這是堵着一口氣呢,女兒要是摻合進去,萬一沒找到合适的,豈不是被她們埋怨。

成國公那是什麼樣的門庭,京中能和他家相比的人家不是沒有,可那是張家是能靠的上的嗎?

大嫂也是被氣瘋了,眼睛都長到頭頂了,就是可惜了二丫頭,怕是要被耽擱了,可就算這樣,她也不能讓女兒裹進來。

“她們沒讓你幫忙吧?”米氏急忙問到

張寒英搖頭

還算她們有點良心。

回到宮裡,張寒英越想越不安,便讓劉進去打聽獻王的情況。

劉進的幹爹是皇帝身邊的大太監劉全,有這麼一道關系,他打聽事情也就方便多了。

“獻王一直和皇上在安喜宮中,聽我幹爹說,獻王事貴妃至孝,常親嘗湯藥,六宮俱知。

安喜宮發生的事情,怎麼會傳的六宮都知道,自然是賢妃的功勞了,在皇上的默許下,把獻王孝子的名聲傳揚開去。

賢妃倒是好氣度,兒子都要成别人的了,還這麼賣力。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事,貴妃的名聲有瑕,那些朝臣們不滿已久,獻王要是傳出對皇上孝順的名聲她倒要擔心,若是對貴妃……

看來賢妃力氣使的有點不對。

“還有什麼?”見劉進有些欲言又止,她問道

“我幹爹說,最近陛下頭風又犯了,平日裡都是讓獻王幫着處理些政事。”劉進壓低聲音。

這才是要命的,張寒英臉色一凜。

見太子妃看向他,劉進明白他要是不說清楚為何能探聽到這要命的消息,他怕是在東宮也待不下去了。

可要是能得到太子妃的信任,他的前程也就穩了

他都不用選。

啪的一聲跪倒在地,劉進說道:“太子妃容禀,我本就姓劉,幹爹其實是我親叔父,也是他安排我進東宮的,他還要靠我給他養老呢。”

說完他悄悄擡頭瞄了一眼前方的太子妃。

這也就是告訴張寒英,他為什麼能從劉全那裡打聽到這麼重要的消息,劉全看好太子,所以把親侄兒送到了東宮。

太監這一生無子無女,侄兒也就是他在宮中最重要的親人了,劉全不可能狠心用親侄兒的命來設套。

那朱然知不知道這件事呢?

東宮一向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知道劉進和劉全的關系嗎?

皇帝越來越器重獻王,如今竟然讓他幫着處理朝政,太子不在京城,皇帝推說身體不好,讓獻王理政,朝臣們也不會說什麼。

這是國事,太後都不能反對。

張寒英連夜寫了封信讓人送去了西北,在等朱然回信的這段日子裡,她每日都會去陪伴太後,也會在安喜宮待上大半日。

不過幾日,宮中太子妃純孝賢惠的名聲就起來了,張寒英知道這是劉進在背後給她造勢,可她也沒有阻止。

不能總讓獻王在宮中出風頭,她預備過幾日再傳傳其他皇子公主的孝順名聲,大家雨露均沾,誰也别想獨占孝順的名頭。

這一日,張寒英剛回到東宮,還來不及吃晚膳,劉進捧着一封信激動走了進來。

這些日子太子妃日日盼着西北來信,他們都是知道的,一日都要問好幾遍,今日可終于來了。

太子妃要看書信,侍候的人都退了下去。

朱然的信寫的很長,可張寒英想要看到的卻沒有幾句,對于獻王如今幫皇上處理朝政的事情,他隻用輕描淡寫的知道了三個字打發了,可能後面反應過來,怕張寒英生氣,這才又加了幾句,說朝中的事情他已經安排好了,獻王的事情讓她不用擔心,還說若她實在想幫忙,不如幫他多留意下貴妃和皇上的病情。

至于西北王家和董家他也是首次聽說,他會留意的。

這麼的輕松口吻倒是讓張寒英有些白忙活的感覺。

之前她在信中把陳家的事情寫說了,本意是讓他留心成國公,成國公祖上以軍功封爵,家中子弟也多在西北,她有些擔心。沒想到朱然倒是更關心陳家退親的事情,二妹妹的婚事包在他身上,他定要給張家出口氣。

他這是要做什麼?

張寒英擔心他亂來,隻能又立馬寫了封信回去,讓他别亂來,二妹妹的婚事自有大伯母他們安排,他給介紹的人定然是皇親貴胄,張家強攀上也不是什麼好事,二妹妹以後日子也艱難。

等再次收到回信已是年後,朱然在信中解釋了一番,英國公是他的人,最近可能被影響了有些不安心,話裡話外的想要加緊一下雙方的聯系,最好是連個姻,朱然的妹妹們都嫁了,照民間來說太子妃的妹妹也算是他的妹妹,既然英國公有所求,他就答應了。

為了安她的信,他還特意提了英國公家風嚴謹,英國公世子尚了他的姑母廣德長公主,生有二子,若是英國公當真有意,定會讓這個次孫娶了張家姑娘。

若是如此,張家不妨答應下來,二妹妹嫁進去有她這個長姐撐腰,也沒人敢看低了。

英國公府,這可是比成國公府還顯赫的府第,祖上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功臣,到如今都傳了六代了,依舊威名赫赫,家中子弟多有出息。

沒想到連英國公都是他的人,難怪他這麼不慌不忙了。

見張寒英看過信後并沒有那麼開心,春兒有些擔心,便說道:“太子派人送了很多西北風物過來,太子妃要去看看嗎?”

知道她們是怕她不開心,張寒英不想大年節的掃她們的興,便點頭答應了。

朱然送來的除了吃的用的,竟然還有一大箱民間玩樂的東西,什麼七巧闆、風筝,面人、還有皮影人,這是把她當小孩子哄呢。

不過這個面人倒是有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