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寒英帶着人在外間走圈,看不見她的身影,但她說話的聲音還能聽到。
聽到她正在吩咐人準備禮物送去袁州府給舅舅,清脆聲音讓東宮都有一種溫馨熱鬧,這也是朱然貪戀的安心。
這一夜朱然睜着眼到了天亮,他的腦子裡都是兩次認識以來的點點滴滴,她的一颦一笑,就連生氣時的樣子都是他愛的。
其實從她恢複記憶後對張家人躲避的态度,他就有所懷疑了,一般人恢複記憶是天大的好事,又怎麼會瞞着家人,除非,她不是真的張家女兒。
所以他懷疑張家換了女兒故意進宮參選,派人去袁州府暗查,可傳來的消息證明她确實真的張寒英。
想到她種種反常的舉動,直到今天他證實知道了這個日期和天象的聯系,看着她時心裡忽然冒出一個荒謬的想法。
可是不管她是妖魔鬼怪還是神仙入世,她都是他迎進門的妻子,幫他打開心結的是她,讓他感受到溫暖的是她,和他攜手同行的是她,給他的一個家的也是她。
所以……他握緊了她的手,他不會放手的,哪怕不折手段。
他們馬上就要有孩子了,會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他會努力做一個好父親,不會像父皇那樣,他相信她也一定是一個慈愛的母親。
孩子是在他們期盼中降生,沒有利用,也不是為了達到目的的工具,會和自己不一樣,他會在父慈母愛中長大,沒有人敢算計,也沒人敢拿他做棋子。
這個孩子是他的期盼,老天既然把他們送到了他身邊,誰也不能帶走。
朱然親了一下張寒英的額頭,對不起,這次不能讓你如願了 ,你答應過的,這輩子都不會離開。
快到早朝的時辰了,朱然輕手輕腳起身,離開前他交代孫良玉,“找人看着太子妃,若是她去找了觀澄即刻派人告訴我。”
孫良玉有些吃驚,但不敢多問。
張寒英比他意料中的還急迫,她用過早膳後就派人去找了觀澄,朱然得到消息時候已經是快近午時。
迎着朱然冷冽眼刀子孫良玉後背都汗濕了,消息傳來的時候殿下正在和朝中重臣商量東北軍事,他想着上次太子妃也見過觀澄,應該不是什麼大事,便沒有馬上上報。
“孤不想有下次。”
孫良玉抹了抹額頭的汗,知道這是殿下看在自小的情分上饒了他這一次。
朱然匆匆趕到時,張寒英和觀澄聊的正歡,見他來了,張寒英停下話題,面上竟有幾分慌張,雖然确定他并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可她還是會緊張。
“孤剛好經過這裡,聽說你和道長在這裡便好奇來看看。”朱然像是跟他們說他為何會出現在這裡一樣。
“之前道長送了我一些書,有些内容我看不懂便來問問道長正要準備回去呢?”張寒英搶在觀澄之前開口道。
朱然聞言扶她起身,笑着對她道:“那我送你回去。”聲音溫柔呵護,貼心地扶着她的腰。
觀澄看了一眼,低下頭去,眼中閃過什麼。
朱然朝孫良玉使了哥眼色,便帶着張寒英回了東宮,還陪她用了午膳後才離開。
“人呢?”朱然問道
孫良玉知道他問的是觀澄,便回道:“已經帶去偏殿了。”
“他不能留在宮中了。”
孫良玉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太子很忌憚這個觀澄,但殿下說的話他都是盡全力去做,更何況他剛剛才犯了錯。
所以在太子陪太子妃用膳的這段時間裡,他已經派人去仔細查了查觀澄
“殿下,觀澄最近幾次三番請辭出宮,但都被皇上給駁了。”
這是朱然沒想到的,他停下了腳步,“父皇身子出問題了?”
不然以觀澄心性怎麼可能放棄到手的名利選擇出宮,看起來更像是避禍。
“太醫院并沒有來回禀。”
其實孫良玉猜測這觀澄接近太子妃,說不定就是為了出宮。
文華殿偏殿中,觀澄坐在椅子上發呆,一時摸不透太子把他叫來是為什麼。
難道是發現皇上的異樣了?他心中一驚,不應該啊,太醫應該沒那麼快發現,他對自己煉的丹藥還是有信心的,雖不是真的能長生,但也确實有強身健體的功效,讓人精力大增。
門口傳來了腳步聲,觀澄起身。
朱然伸手讓他起身,又讓他在一旁坐下。
“道長可知孤請你來所謂何事?”
觀澄因少時的經曆,最能感受到别人的好惡。
比如眼前臉上挂着笑容,眼底泛着冷意的太子殿下對他就很是不喜歡。
“貧道愚笨,還請殿下明言。”
朱然既然已經知道如何拿捏他,便也不跟他繞圈子了。
“太子妃和你說了什麼?”
觀澄聞言明顯松了一口氣,原來是為這事。
“殿下,太子妃不過是對志怪之事有些好奇和貧僧探讨一下”
“都是些什麼故事,一五一十說出來。”
觀澄想了一下,其實太子妃說的那些故事都是文人穿鑿附會的志怪故事,比如人去了進過一個山洞去了另一個地方,等再回來時時間已經是幾十年後了,類似的故事太子妃說了好幾個,觀澄自然用道家的法理做了解釋
“去了另一個地方。”朱然喃喃道,心卻跳動的厲害。
他好像有點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就沒有叫你做些什麼?”朱然問他道
朱然本就對他不喜,他那裡敢隐瞞,坦言道:“太子妃想要推算天象,貧僧對此并不精通,便建議她去找欽天監。”
欽天監掌天象,善推算,确實沒有人比他們更厲害的了。
朱然沒有說什麼,隻是點了點頭,一時竟有些安靜,過了好一會兒,他開口道:“孤聽說道長想出宮回終南山修行?”
觀澄心中大喜,太子不會無緣無故提到這個,“回殿下正是如此,來宮裡走了一遭貧僧才發現自己所學淺薄,還要潛心修養,還望殿下成全。”
“自然不能耽擱道長的修行,父皇那邊有孤,道長放心,孤這就派人送你出宮。”
“你為父皇講道這麼長時間也辛苦了,孫良玉。”
孫良玉端出一盤堆的整整齊齊的金元寶,觀澄咽了下口水,還好他本就不打算在宮裡待了,不然恐怕此刻端出來的就是不是賞金了。
觀澄是孫良玉親自派人送出宮的,還安排了錦衣衛的人一路護送他回終南山,這是要盯着他回去才算放心啊。
不過就是和太子妃多說了幾句話,太子心眼也有些過小了,他也沒勾太子妃入道呢。
不過這麼可怕的太子他惹不起,又想到皇帝的身體,他打了個寒戰,等回到道觀他就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