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侄女兒,這次是買雞子?還是鹹蛋?要是松花蛋的話,估計還要再過一段時日才能腌好呢。”
一進屋,姚丹就讓丁寶姜自己去玩,然後帶着丁寶珠和徐晔兩人去了屋後并且推銷起來。
丁寶珠看着那一排竹籃裡的雞子,笑道:
“沒事,這次我想着還是買一樣的,麻煩三嬸給我秤斤鹹蛋吧。”
“哎喲,這是咋了,那鹹蛋黃的青團子難道賣的不好?”姚丹無論如何也是接觸過生意的,一聽就清楚其中的深意。“可是我和你三叔嘗着,倒是覺得不錯呢。”
“可能是口味不合适,不過今兒才是第一天賣,之後還不知道呢,所以這次我先隻買半斤一斤就行。”丁寶珠解釋道。
姚丹點點頭,手腳麻利地秤了雞子,和丁寶珠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做完這些,姚丹和丁紹又留他們下來寒暄了一陣,後者也就順勢感謝了三房二人,那場景可以說是和和美美的。
拿着雞子和鹹蛋離開丁家,兩人又接着出村,那道上兩旁果然還停留着不少攤販,售賣的東西也要比平日裡多,都要趕上去鎮裡趕市的時候了。
徐晔見路邊果真有賣柳條和柳枝圈的,隻不過多看了一眼,那小販就獻着殷勤往他們那招手道:
“郎君,娘子,快來瞧瞧吧,都是今天新采的柳條,想做什麼樣子都可以呢!”
丁寶珠也發覺了,想着也是過節,便笑道:
“徐晔,要不我們也學着戴戴?”
小販見有意,趕緊笑着說:“俗話說得好,寒食不戴柳,紅顔成白首,二位一瞧就是一對兒的,再來兩條柳,慢慢就從紅顔再到白頭相守了!”
丁寶珠笑而不語,隻是看了徐晔一眼。徐晔闆着臉沒出聲,但是總顯得神氣稍許赧然。
既然開不了口,丁寶珠就說道:
“行,那就要兩個柳條圈子吧。”
徐晔這才出聲道:“柳條圈子你戴,我要一條柳枝佩着就行了,不然我戴柳條圈子像啥樣子?”
丁寶珠笑道:“人家都說了,不戴就會成白首,那當然是要戴在頭上才生效。再說了,又不是沒錢買,你就和我一起戴戴又有什麼不妥?”
徐晔想着她今日掙了錢,加之也是自己提出出來的,隻好随了她的意,買了兩個柳條圈子。
那小販對于這個決定也是喜笑顔開,自然是因為柳條圈子要比普通的柳枝還要貴些了。
柳條圈子戴在腦袋上,兩人都梳了各自的發髻,所以也正好卡在那上面,新鮮嫩綠色的細長柳葉随着動作與和煦春風不斷輕微晃動着。
丁寶珠摸了摸自己的柳圈,下意識去看徐晔,卻沒想到後者竟然也瞧了過來,那兩雙眼眸就那麼對上了——徐晔的頭發現下梳得整整齊齊,倒是又有另一番感覺。
徐晔移開眼,悶聲道:
“不是還要去買東西麼?快走吧。”
“……哦。”
丁寶珠答應了,就又和他往前走,期間擦肩而過不少同樣戴着柳條圈子的,似乎還是一對對夫妻。
她又買了很多糧食,比如糯米、大米和面粉,徐晔一看,就知道這是她買來做新吃食的,便問:
“你那青團子不做了麼?”
“做的,接下來不還有幾天是清明嗎?正好還是要吃艾青團的。隻是我想着青團是習俗吃食,過了之後自然要準備新的接着去賣了。”
丁寶珠一邊考慮一邊回答道,徐晔想了想,又問:
“你那涼糕還做嗎?”
“也做。我頭回做的就是涼糕,直到現在都有了一些固定來買涼糕的客人,要是突然不做了,那不就是白白放棄了嘛。”
丁寶珠說,卻倏忽想起了什麼,轉頭笑着問:
“對了,你是不是喜歡吃末茶紅豆餡兒的涼糕來着?要不我也給你做點?”
徐晔愣了一愣,沒想到丁寶珠竟然還記得這件事。不過他也隻是買了那一次而已,況且丁寶珠嫁進來後,他若是想吃,招呼一聲,丁寶珠估計也不會不答應,可他想着不麻煩,也就再也沒講過。
“……随便你。”
徐晔丢下了一句,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但以丁寶珠這些日子對他的認識,那估摸着就是肯定的意思了。
她準備接着主做青團,又去買了些做餡料的材料,另外還買了不少麥子,想着再做饴糖,還可以做其他吃食。
然而徐晔看她背後的筐子越來越滿,蓦然問道:
“你一會兒回去就做了?然後明天拿出去賣?”
“是啊,怎麼了?”
徐晔頓了頓,斜着眼說道:“今天是寒食,不能生火,你咋做吃食?”
“……”
丁寶珠一驚,繼而讪讪地撓了撓後腦,光想着怎麼在清明裡賣吃食,竟然一時忘記眼前最近的這點了!
徐晔見她這幅尴尬的模樣,不由得嘴角微微勾了勾,才道:
“行了,咱家住得偏,四周也沒啥鄰居,何況這吃寒食也不是人人都遵守,你明天又要去做買賣,開了竈也沒啥大事。”
“那我就放心了。”丁寶珠松了口氣,還不忘像是剛才那個小販那樣殷勤道,“到時候我給你做涼糕吃,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