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還是放不下心。”
她雖無親人在世,可這兒是她生活很久的地方,她亦有牽挂。
“姑娘放心去吧,我會留在這兒,守着洛府,等姑娘名揚四海的好消息。”
林熹桐收回手,眉目舒展,卻仍心憂。
“姑娘吃面吧,這天冷,再不吃,面就冷了。”
映竹瞧一眼面,将碗往她面前推。
“好。”
映竹剛準備收拾碗筷,林熹桐又叫住她。
“姑娘還有何事要說?”
林熹桐垂眸,緊按指節。
“映竹,你說,人死後會去哪兒?”
映竹坐在她身側。
良久,才開口:“世人常說,按其所為,人死後各有歸宿,善者入天庭,惡者落陰府,俗人歸五行。公子與夫人懷慈悲心腸,常救人,便是善者,定能在天庭有一官半職,庇佑我們這些在世者。”
林熹桐忽然想起洛宋淮,他一直沒來見自己,而自己也無法見他。
她想,生境恐怕隻是暫留之地,他此刻定已與家人團圓,享凡人所不能享的仙人之樂。
或許,這也能算得一件幸事。
建平十二年的冬天,似乎比過去的每一年都要長,都要冷。
殘雪消融,乍暖還寒。
又是一年春。
洛家醫館。
“林姑娘,你真的要走了嗎?”
那被她救過的婦人一聽說林熹桐将要去京,便帶着孩子過來看她。
懷裡的孩兒比她上次見時更大了。
林熹桐伸手,輕撫他柔軟的頭發,看着他水靈靈的眼睛,揚唇一笑。
“是啊,過些日子便啟程。”
而那孩子似是很喜歡她,咯咯笑着,又張開雙臂像是想要抱她。
婦人見此,喜不自禁,将孩兒送到林熹桐懷中,讓她來抱。
“他定是喜歡林姑娘你,又舍不得林姑娘走。”
林熹桐頓時手足無措,她還從未抱過這麼小的孩子,隻得環抱住他,不敢動彈,怕他不舒服。
懷中人兒伸出小手,輕捏林熹桐臉頰,嘟嘟囔囔,不知在念叨些什麼。
婦人實在忍不住笑,手把手教林熹桐抱孩子。
“再過兩三月他就一歲了。”
“一歲?那他是不是就會說話,就會走路了?”
林熹桐少有跟嬰兒打交道的時候,對此并不了解。
婦人笑搖頭,“還得慢慢學,可不是一日就能成的。”
“等林姑娘回來……”婦人像是想到什麼,“姑娘此次要去多久?”
林熹桐一愣。
她隻念去時,卻從未考慮過歸期。
她搖頭抿唇,“尚不确定。”
婦人會意,不知歸期,那便是長久的時日了。
“等天再暖些,我便要走。”
“那我便祝林姑娘路途平安,在京能得償所願。”
積雪漸融,水珠從檐上滑落,滴在水缸中。
早春便走,隻是臨行前,林熹桐還得去找一人。
一年未歸,林府還是同往日那般整潔,隻是家中隻有劉媽媽一人,不免孤寂。
“劉媽媽。”
林熹桐推開府門,擡腳走入,朝裡喚一聲。
幾乎是話音剛落的那一刹,劉媽媽便打開房門。
她怔愣住,似是有些晃神。
“熹桐?”
林熹桐朝她走近,撲到她懷中。
“劉媽媽,是我。”
近一年未見,劉媽媽比去年春天更老了。
頭上銀發更多,臉上皺紋更深。
“回來便好,回來便好。”
她将林熹桐抱緊,又擡頭想細細看她的臉。
“劉媽媽……”
“我此次回來,其實是來向劉媽媽告别的。”
劉媽媽一頓,“姑娘,要去哪兒?”
林熹桐伸手将她臉上的淚擦去,“京城。”
“我想去京城學醫,這幾日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