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秋獵到來的時間裡,黎筝又向秦始皇獻了一次後世之物。
是在西漢、東漢之間,蔡倫發明的造紙術。
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為原料,經過搓、搗、炒、烘、打漿等工藝,一張柔軟,潔白的紙張就成型了。
一經拿出,便在士大夫階層中掀起了巨大的轟動。
春秋戰國時期,讀書人廣泛使用竹簡書寫閱讀,并以“學富五車”來形容知識儲存量。
然而,一捆竹簡能容納多少文字?
又需要幾捆竹簡,才能記錄下一整本書的内容?
在如此情況之下,五輛牛車,能運載幾本書?
知識的難以儲藏和搬運,書本的笨重與高昂的成本。
這些難題在輕薄便攜的白紙面前統統迎刃而解。
就連嬴政都情緒外露的喜上眉梢。
作為一天批閱120斤奏折的勤勉君王,每天光是拿着這些竹簡閱讀的繁重就足夠他感到雙手酸痛了。
現在有了竹簡的替代品之後,他更是如獲至寶。
為了與白紙配合,黎筝又拿出了墨水與毛筆。
過往,人們在竹簡上書寫時使用的都是雕刻的方式,而在白紙上,就不能依樣畫葫蘆了。
同時擁有白紙與毛筆,才能使得書寫與閱讀變得更為高效便捷。
然而,黎筝前往嬴政的宮殿獻紙之時,趙高還十分不屑的嘲諷。
“鄒舍人要将此物獻給大王?”
他纖細的手指撚起一張輕薄的白紙,滿臉不屑的拿着那A4大小的紙張在胳膊上比劃。
“此物能有何用處?長度不夠制衣,輕薄無法禦寒。”
他扯着紙張的兩角,“撕拉”一聲,将黎筝準備獻給嬴政的其中一張白紙撕成兩半。
“無法抵擋兵刃箭矢,雖說觸感光滑,但很容易起皺褶。沒有任何皇宗貴族會願意穿這樣的衣服!鄒舍人,無需進殿,高便知曉你這布料絕對不會受大王歡迎,趕快離開吧!”
他站在章台宮門口,大有不讓小孩進去面見嬴政意思在。
更是希望能用刻薄的話語叫她無地自容,知難而退的打道回府。
小孩的臉像暹羅貓是一樣,四周白嫩,中間黝黑。
在制作出來的紙張當中,黎筝根據紙張輕薄還是厚重,光滑還是粗糙,潔白還是黯淡的三個指标,将成品劃分為了優、良、差三等。
而滿足輕薄、潔白、光滑這三個條件的紙張,在黎筝手下的工匠還不夠熟練的情況下,攏共也就制造出了百來張。
現在還被趙高直接損毀了一張。
不好直接發火吧,也已然能看出她眼中的憤怒。
扶蘇有些擔憂的牽住黎筝的小手,安撫的搖了兩下。
剛将小孩的火氣哄下去一些,那頭不識貨的趙高又開始瘋狂輸出:“鄒舍人,你的确在“稱象”一事中表現出了不俗的智計,大王也寵愛的将您稱為神童。”
“但可别因為這些過去的成就而驕傲自滿,更不能嘩衆取寵的将這一文不值的東西拿到大王面前,去浪費大王的時間!”
面對如此為難與鄙夷,黎筝隐忍的蹲下身子,将被撕成碎片的白紙一張張撿起。
到底是自己盯梢,親自跟着流程看工匠們一點一點做出來的東西,被趙高如此随意地破壞又丢棄在地上,還是有幾分心疼的。
“一文不值?”
黎筝揚起手中紙張的殘片,冷笑道:“趙高大人信不信我能在一夜之間,讓這些無法制衣,不能做革的白紙變為價值連城的黃金?”
“阿黎!”扶蘇憂慮的扯住黎筝的袖口,隻覺得小孩是一時上頭才誇下了海口,之後還不曉得要如何圓這個場子。
心裡,卻已經打定主意,要掏出他的小金庫,幫黎筝擺平這樁難事。
趙高被小孩的氣場吓退了一步,卻又很快反應過來,這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真是大言不慚!一夜之間?價值連城?那高可還真是拭目以待!”
如此不能成布不能成革的東西,他趙高可是出于高尚的仁慈和對稚子的恻隐才叫她打道回府别送去秦王面前丢人現眼的!
既然這夜郎自大的小孩非要不知死活的消耗自己在大王心中的情分與看重,那就讓她去吧。
且看大王如何叱責她!
趙高滿臉譏諷的退後一步,打開了通往嬴政辦公場所的門扉。
黎筝略施一禮,往殿内走去,步伐帶風。
嬴政看到兩人之後,便招了招手,準備丢給兩個孩子一人一個竹簡,想要詢問二人對政務的看法與意見。
黎筝抱住向自己丢來的竹簡,将盛着白紙的托盤遞到了嬴政面前。
“大王,您每日為國事奮戰至深夜,臣一邊因黎民百姓獲得賢明的君王而感到高興,另一邊,則為大王的身體而感到擔憂。”
黎筝緩緩道來:“臣并非郎中,對如何使用藥物調理大王的身體一無所知,思來想去,隻能制作出這名為“白紙”的事物,幫助大王更好的處理國事。”
嬴政聽聞此言,因繁重的公務而緊皺的眉頭都松了,身周獨屬于君王的威嚴氣場也變得和藹了不少,他俊美的臉上露出好奇的神色:“哦?鄒愛卿又制作出了何物,拿到寡人面前來看看。”
這是張纖薄到邊緣鋒利能夠劃破皮膚的白紙,對着太陽,那明亮的光線甚至能透過紙張的表體,灑落到嬴政的案幾上。
這是黎筝手頭上能拿出來的最高傑作,但嬴政翻來覆去的看了半晌,也沒從裡頭看出半點名堂。
嬴政有些遲疑:“鄒愛卿,這“白紙”有何用途?”
黎筝從袖口處摸出一塊墨條,和裝在身上,沉重了一路的小墨硯。
拜托嬴政身邊的侍從取來一些清水。
小孩捏着用狼毛做成的毛筆,沾了墨水,在白紙上書寫起來。
她曾練過書法,一手漂亮的字迹随着毛筆的幾下起落,快速的在白紙上顯形,不但優美好看,記錄的速度更是遠遠超過需要使用小刀刻寫的竹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