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一句朗朗上口的詩詞便在躍然紙上。
扶蘇喃喃念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搔數百年。”
“彩!彩!好句啊!真是好句!”
一個留着兩撇小胡子的中年人快步走近,頭湊到扶蘇邊上,目光兩下一掃,當場便鼓起掌來:“好一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搔數百年!好一個風騷!小公子當真是好文采!”
嬴政本該更先關注優越性顯赫到完全可以代替竹簡,讓他進行更為快速辦公的白紙本身,視線卻不由自主的逗留在那行詩句上。
他心裡道了句果真是天才所為,不僅實力過人,還文采非凡。
嬴政輕笑着調侃道:“沒想到鄒愛卿小小年紀還讀過《離騷》。彩!”
他好好品鑒了一番這手字迹,又細細尋味這半句詩中的内涵,心中不由升起校考小孩的念頭:“愛卿也知曉孤向來愛才如命,求賢似渴,既然愛卿覺得江山代有才人出,那麼,當代的人才都有哪些?還是說,指的是愛卿本人?”
黎筝正在思考怎麼把這句詩的上半句或下半句憋出來,是往下嫁接“俱往矣,還看今朝”呢,還是往上銜接“大江東去,浪淘盡”。
思來想去,總感覺都不大合适的時候她突然被cue。
小孩霍然擡頭,這便是上課走神被老師點名的感覺嗎?
她急急思考,“才人”兩字若指的是自己便太過驕傲自負了,黎筝必然不能這麼說。
片刻,小孩拱手道:“臣句中的才人,自然指的是宵衣旰食,早朝晏罷,勵精圖治的大王!”
悄悄擡頭往上瞟了一眼,見得到誇獎的嬴政并未流露出自滿的神色,黎筝知曉,這位千古一帝對自己的回答還未滿意,于是又道:“還有寫出《孤憤》《五蠹》的韓非,出身趙國的姚賈,領軍打仗的李信等人。”
嬴政還以為小孩會随口說兩個名字來搪塞自己,沒想到,還真的言之有物。
“《孤憤》?《五蠹》?好,寡人會找來看看。趙高,把鄒愛卿所言的幾個人都記下來,等處理完今天的奏折,就将這些才人傳喚來,寡人一一與他們談話。”
黎筝腦袋一懵。
找來看看?
如今的嬴政竟然還沒看過韓非子的著作,沒有拍着腿表示“能見此人,死也甘心”嗎?
那她豈不是加快了韓非步向死亡的命運?
不對,此世既然有她在,或也可以保下韓非也說不定。
小孩幹咳一聲,将話題重新拉回白紙上。
“不知大王對這白紙感覺如何?”
黎筝将手中的毛筆遞給嬴政:“要不要試寫一二?”
嬴政颔首,接過筆,學着黎筝先前握筆的模樣在紙面書寫。
雖然是初次使用毛筆以至于字迹稍顯歪曲,但整體上要比使用竹簡輕松許多。
“彩!這白紙當真是好物!趙高,傳寡人旨意,将白紙推廣到秦國各地,以後大臣上報奏折也都要使用白紙!”
走筆流暢,字迹黑白分明,比之竹簡,看起來更為賞心悅目。
嬴政龍顔大悅,立時揮手,封賞作出巨大貢獻的黎筝為百戶候。
【任務:成為嬴政的重要心腹完成度10%】
121在系統版面上給黎筝發了一束大大的煙花。
“恭喜宿主,晉升為百戶候!”
百戶候是小,得到君王的賞識與重視才是大。
黎筝淡然行禮領賞。
“隻要能讓大王更好的辦公,臣便滿足了。”
黎筝有意看了趙高一眼,接着道:“大王,這紙除了辦公之外,還有别的用處。”
小孩本不打算将别的東西一并拿出來,畢竟現在的白紙産出量稀少,用來寫字都要不夠用了,更别說拿去制作别的東西。
但既然趙高非要與她争辯,就一并展現到世人眼前好了。
嬴政書幾後的身子整個前傾,目光灼灼的盯着小孩:“竟還有别的用處?”
對嬴政略一拱手,黎筝道:“是,此物還可以用來制作燈籠、窗戶、屏風等等。”
此言一出,扶蘇、嬴政、趙高,還有因為聽到詩句而跑過來叫好的丞相王绾都露出了迷惑不解之色。
生了兩撇小胡子的王绾道:“何為燈籠?何為窗戶?”
戰國時期,因為沒有紙,絲織品性質又不佳,所以并沒有燈籠一物,使用的燈具,還是非常原始的陶制豆(承載物)、青銅豆。
而為了解決火焰被風吹滅的問題,直到漢時,解決的方法還隻是用青銅器在火焰周圍加了一圈保護層,在需要照明的地放開了一個口,可見度、光照度都十分的低。
黎筝伸手往袖口中一探,看似摸索,實則跑到系統商城裡購買了個現成的精緻小巧的燈籠出來。
從袖口中掏出之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半個巴掌大的小燈籠,裡頭插着一根白玉瑩潤的蠟燭,用火柴點上之後,瑩瑩光亮透過纖薄的紙張灑落在宮殿之中,燈籠外層各種精美的人物圖畫的影子,也跟着落在了牆壁、地面、書幾等地方。
看着衆人贊歎的神色,黎筝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
實際上,除了燈籠、窗戶之類的事物春秋戰國沒有之外,就連蠟燭這等在現代人眼中,早就被燈泡替代的淘汰品,也是一直到漢魏時期才被發明出來的。
雖然今天從系統裡頭直接摸了一根出來用,但事後還得自己用動物油熬制出來,補上這個先用後做的口子才行。
黎筝看了眼趙高明顯陰沉下來的表情,先前被攔在宮門外不得進入的怒氣終于散去。
嬴政接過小孩手裡的燈籠,愛不釋手的來回把玩,好長時間才得以将目光從燈籠上移開。
他人高興起來,一個揮手,又賞了黎筝百扈。
【任務:成為嬴政的重要心腹完成度15%】
黎筝勾勾唇,心滿意足的準備退下:“謝大王,剩下的窗戶與屏風兩物,臣會命人快馬加鞭的趕制出來。到時,再獻于大王觀賞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