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緊緊的抓住了黎筝的手,聽她答應,激動的雙眼泛紅:“隻要小公子願意去,韓非就感激涕零了,怎敢強求大王的想法。”
他一把抄過呈放于桌面的白紙,塞到黎筝手裡:“這是韓非寫下的存韓的理由,請小公子閱讀一二,若是面見大王之時,能夠幫到小公子的忙,那就再好不過了!”
黎筝臉蛋一抽。
心說我原本能說服嬴政答應的,你這張紙一拿出來,可就不好說了!
她裝作急切的模樣低頭,雙目快速的在紙面上掃過。
實則早在後世知曉《存韓》當中說了哪些話語,又有哪些是會觸怒嬴政緻使韓非死亡的。
黎筝捏着下巴,假做沉吟的道:“先生當真文采飛揚,但以黎之見,文中還有幾處需要修改的地方,若是能做出更改,那黎就更有說服大王的把握了。”
指揮着韓非一路改改改,将冒犯嬴政和秦國的地方全部去除,黎筝吹了吹墨迹,滿意的拿起。
“事不宜遲,在下這就進宮與大王探讨此事。”
*
已是深夜,漆黑幕布遮蓋于蒼穹之上,唯有點點星光還散發出幾絲明亮。
章台宮,燭影晃晃。
自從前段時日黎筝在制作燈籠的過程中,順便做出了蠟燭之後,嬴政夜晚辦公之時,就有了更好的照明物。
但觀古人沒有椅子和書桌,長期跪坐的辦公姿态,總歸對身體大為不利。
黎筝準備找個合适的時間,将兩者拿出,好好的推薦給辛勤辦公的千古一帝。
當然,到那時候,恐怕又要跟隻喜歡遵循古舊禮儀,還擅長說教的幾位大儒們争論一番了,說不定,還得被口誅筆伐的罵上一陣子。
嬴政看了眼呈放于桌面的紙張,不動聲色的道:“寡人還以為趙愛卿不會接手這個爛攤子,畢竟,李斯的意思是——”
“是需要一個安穩的大後方。”
黎筝了然的接口:“臣覺得李斯大人的想法極為正确,但想要一個安穩的大後方,除了直接攻打之外,也還有别的方式。”
一張專用信紙被遞到了嬴政面前。
褐色為底,藤花紋樣,這是用于跟出使各國的姚賈進行溝通與聯系的信紙。
上頭寫着幾個大字。
請先生施計,令趙國攻打韓國。
嬴政眼瞳微微一縮,旋即覺得有幾分好笑。
趙國正在主張合縱連橫,正是拉攏其他國家的關鍵,又如何會攻打韓國?
黎筝将嬴政的反應收入眼中,同樣也知曉這位成熟的君王不會隻因為這簡短的一句話而動搖。
她緩緩引導道:“大王,若是我以韓國為保存自身,遊說秦國率先攻打趙國為由,緻使趙國君王厭惡韓國,此事的可行度為多少?”
嬴政若有所思,手指在桌面輕點:“得有六成。”
黎筝颔首,繼續道:“大王,若是我們當真聽取韓國之言,率先攻打趙國,而後以秦韓兩國結盟,韓國背叛合縱之約為由,使趙國君王仇恨韓國,此事的可行度為多少?”
嬴政略一猶豫:“應有八成。”
黎筝輕笑:“那若是臣以趙國在秦國這邊丢掉多少座城池,便在韓國收回多少座城池為由,遊說趙國君王攻打韓國,此事的可行度為多少?”
嬴政一愣,看向黎筝,試探的道:“愛卿的意思是?”
黎筝老神在在的拿出《存韓》一紙,示意嬴政查看:“大王,如今韓非雖人在秦國,心卻還留在韓國,若是我們直接出手攻打韓國,便要失去韓非這位擁有巨大賢能的人才,而若是先攻打趙國,之後再按照我先前所說的來操作——”
“由趙國去攻打韓國,在韓國必亡之際,秦國再接納韓王的投誠,再以替已經滅亡的韓國報仇為由,來攻打趙國。”
“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收獲一個擁有聖賢之能的韓非,一個良好的名聲,以及少攻打一個國家的人力與物力。”
嬴政聽得眼神越來越亮:“善!大善!”
黎筝深藏功與名的淺淺微笑。
實際上,如此做法,還能接收韓國充沛的人才。
韓國土地雖小,但在人才方面卻完全不愧對“泱泱大國”四個字。
被丢到秦國修溝渠的鄭國是出自韓國的,韓非是出自韓國的,而未來一直熱衷于刺殺秦始皇的張良,也是出身于韓國的。
這一次先拉攏韓非和張良的心,下一次再将蕭何挖來,黎筝就看劉邦這回還怎麼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