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1章 黃帝

第1章 黃帝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再或者說,他在哪裡都很難紮下根去,不斷被驅逐?而且考慮到當時的“走路完全靠腿,傳達絕對靠嘴”的情況,想象不出後勤如何運輸,或者說幹脆些,黃帝的流動兵團走到哪裡吃到哪裡。

但是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司馬遷這麼推崇黃帝呢?畢竟對他來說,黃帝也不過是個幾千年前的傳說中的英雄。如果他推崇的是強權,勝者為王,可以理解,畢竟黃帝勝了。然而劉季其實也是勝了的啊,怎麼沒見他多推崇?大概也許可能是因為時代變遷黃帝即便做過不那麼道德的事,流傳千年改動的太多了,并且更符合作者的期待,被美化;而老劉家的不太名譽的事還在流傳并被現實感受,且不太符合史馬遷的道德觀吧。

我們回來看黃帝的集團的建制“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于萬國。”既有侍衛兵團,也有監督附屬國的勢力,似乎在各國還有常住人口的樣子。

“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禅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筴。”這裡有一個信息,說黃帝多次封禅,也就是舉行祭天類的活動。那時候據說沒有無神論者,族中有什麼重大的事情,都要向上天彙報,很多首領兼職祭祀,與天地溝通,與鬼神交流。

說到“獲寶鼎”,那個時代最少在那個時代之前,似乎是新石器時代,金屬的冶煉還沒有提上日程。不管是寶鼎從天而降,還是黃帝開始了金屬冶煉,似乎都可以說明黃帝政權的正統。而關于黃帝的死亡,還有一個跟鼎和神龍有關的傳說。

據說黃帝采掘首山銅礦,于荊山下鑄鼎,鼎鑄成時,有髯龍自天而降,接他上天。黃帝就騎上龍背,同時騎龍上天的,有大臣和後宮嫔妃七十餘人。還有一批官職卑微的小臣沒能攀上,以至攀援時,拔掉龍須又堕落下來。就連黃帝的靴子、雕弓也弄落在地。髯龍馱黃帝上天去了,百姓們知道後,或抱着黃帝的靴子、雕弓等遺物,或捧着散落在地的龍須仰天哭号。

修仙者以此為據認為可以成仙,陰謀論者以此為論認為黃帝死于政變——要不怎麼親近的大臣妃子一起都沒了呢?屍體不知道被藏到那裡了吧?曆史早已經過去幾千年,真正的事件我們已經無從了解。司馬遷并沒有認同這個故事,隻是說黃帝死掉了,他的孫子颛顼繼位了。

讓我們再回來,黃帝獲得了寶鼎,又“迎日推筴”,根據觀測太陽的運行,用占蔔用的蓍(shī,師)草推算曆法,預知節氣日辰。并且他善于用人,任用風後、力牧、常先、大鴻等治理民衆。

另外,據說黃帝的史官倉颉創造了文字,成為中華文字的鼻祖。創造文字是将具體的事物抽象概括,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文字整體提升種族内橫向(人與人)縱向(時間長度)知識的傳播,文字的創造将人和其他種族明确區分開來,使人成為萬靈之長。據說倉颉造字成功,山川震動,神鬼齊哭。

黃帝還順應天地四時的規律,推測陰陽的變化,講解生死的道理(中醫界有本非常著名的《黃帝内經》,相傳就是黃帝所做,後人考證說是戰國、先秦或者漢代有人假托黃帝之名寫的),論述存與亡的原因,按照季節播種百谷草木,馴養鳥獸蠶蟲,測定日月星辰以定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飽受辛勞,有節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種财物。他做天子有土這種屬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黃,所以号稱黃帝。

黃帝就到此為止,我們開始下一位颛顼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