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周朝,我們要再一次提到帝喾。
帝喾小老婆(《史記》這麼說的)生的同父異母的兩個兒子摯和堯都當了天子(其實當時的天子并沒有後來的那麼大權在握,不過名義上是衆望所歸)。前者被後者幹掉了或者說取代了。他的另一個兒子契(他媽媽吃了個鳥蛋就懷孕生了他)是商國的祖先。
帝喾的大老婆姜原是有邰氏(古公檀父的妻子,也就是周文王的祖母太姜也是有邰氏的)的女兒,她也生了一個兒子。但是這個兒子來曆比較奇特,是姜原在野外看到巨人的腳印,她特别想去踩一腳,然後她就踩了,然後就心有所感,就懷孕了。
懷孕生下這個孩子以後,姜原覺得很不祥,就想把他扔掉。最開始呢把他扔在一個狹窄的巷子裡,但是牛馬在通過巷子的時候都不踩這個孩子,所以他命大沒死了。然後又把他扔到林子裡,但是正好那會兒林子裡人多,野獸過不來吃,就又往别的地方扔。然後這次扔到水渠的冰上了,但是呢,周圍的鳥飛過來拿羽毛覆蓋溫暖他。姜原覺得這件事很神奇,于是就把他抱回來撫養。因為曾經幾次三番的打算扔掉他,所以給他起名字叫“棄”。
棄很小的時候就很高大,有巨人的志向。他做遊戲,喜歡的是栽麻種豆,種下去的麻、豆都長得茁壯茂盛。等他長大成人,也就愛上種莊稼,能根據土地的栽培特性,選擇适宜的谷物加以種植培養,人民都仿效他。帝堯聽說了,便舉用棄為“農師”,天下的人都蒙受其惠,所以棄對民衆有功勞。
帝舜說:“棄,百姓們當初忍饑挨餓,全靠你這個後稷(棄)播種各種谷物。”所以把他封在邰(tai,在今中國陝西省武功縣西南)這個地方(棄姥姥家門口。所以很可能那個時期部落的聯姻制度裡包括走婚,女人懷孕生子後孩子歸女方。具體是不是男方的兒子,也許也有待考證),号稱後稷。另外棄也有了自己的姓“姬”。
我們前面說過,越往前姓越難得,沒有什麼能力勢力的,根本沒有姓。後稷這一支興起,在陶唐(堯)、虞(舜)、夏(禹、啟)幾代天子之間,都有很好的名聲美德。
後稷去世以後,他的兒子不窋即位。不窋末年,夏後氏政治衰敗(應該是太康後羿時期),廢棄農官,不再勸民務農(大約那時候已經顧不過來了,或者政權分裂的時候他們這一支要麼被邊緣化,要麼自動邊緣化了)不窋因而失去官職,逃奔到戎狄中。
不窋去世後,他的兒子鞠即位。鞠去世,他的兒子公劉即位。公劉雖身在戎狄之中,卻重新恢複後稷的舊業,緻力于農作,按照土地的栽培特性加以耕種。所謂家學淵源,不是吹的。
公劉從漆、沮二水渡渭水,伐木取材,讓行路的人有盤纏,居家的人有儲備,百姓安居樂業了。人民仰賴他的恩德,百姓愛戴他,很多人因此遷居而投靠他。周國的興盛是從公劉這裡開始的。所以詩人用詩歌贊美他,追懷他的恩德。這時期的繼位,其實也就是做個小部落首領的樣子。所謂創業,大多起于微末。
公劉去世以後,他的兒子慶節即位,在豳(bin,今中國陝西省旬邑縣西南,他的祖先棄之前的封地)這個地方建立了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