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53章 秦本紀(十五)

第53章 秦本紀(十五)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比如孔子的學生子貢,就是端木賜,孔門十哲之一,既從的了政,能當相國,又經的了商,在各國之間做買賣。

再比如蘇秦張儀孫膑龐涓的老師鬼谷子。鬼谷子的四位徒弟,撐得起戰國時期的半本書了。

再比如在魯國殺妻求将、在魏國開疆拓土,在楚國又跟士卒共甘苦搞變法被貴族搞死的吳起。

再比如我們要重點講一下的商鞅。

當然還有大名鼎鼎的仲父呂不韋以及刺殺秦始皇的刺客荊轲。

有時候我會想,為什麼這麼個小國出了這麼多出類拔萃的人才?答案可能也跟小有關系,國家小實力弱,對外就要彎的下膝蓋,可誰不曾滿腔熱血,幻想攪動風雨變換,哪怕馬革裹屍呢?所以“為國家強盛而學”,最少在某一個階段,是真真實實的情感。但是即便一身屠龍技,身在小國,從上到下是不敢随便晾翅膀的。一個小的集團如果迅速成長而被旁邊的龐然大物感覺到威脅,是讨不到好處的,一巴掌拍下去就散了,最好是悄不聲息的貓着,不大不小,被放棄是不可能的,但打下來沒多少利益,拿點貢品就這樣吧。所以,這些小國的傑出人才,更多的時候,隻能去大的國家展示風采,間接維護下自己的母國。

咱們再回來講商鞅。商鞅祖上是周天子同族的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幾百年下來到了商鞅這一代。春秋戰國時期,君主的兒子,除了太子之外,其他兒子不管嫡出庶出都被稱為公子,到孫子輩,也不管嫡庶都被稱為公孫。所以,商鞅姓姬,叫姬鞅,因為是衛國人,在外的話可以自稱為衛鞅,後來因為被賜商君,人們才稱他為商鞅。咱們也就按一般習慣稱商鞅。

商鞅跟當時的衛國君主血緣還是比較近的,在地位上算是社會上層。所以才能有精力有實力搞學習。商鞅年輕的時候喜歡刑名法術,受李悝、吳起的影響很大。他還向屍佼學習雜家學說,後來在魏國侍奉魏國國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差不多算是國家總理秘書級别)。

公叔痤就是之前被秦國俘虜的公孫痤,可能因為他是魏文侯的子侄輩,魏武侯同輩,魏惠王叔伯輩。魏惠王繼位,公孫也升級為公叔;當然也可能記錄有誤;也可能他們這一支改氏(不是姓)了。查資料說是同一個人。也是這個人因為嫉妒吳起,耍手段把吳起逼到楚國去了。

公叔痤病重的時侯向魏惠王推薦自己秘書,說:“這個年輕人很有才華,可以擔任國相治理國家。”

商鞅那時候畢竟年輕,公叔痤又老的快死了,魏惠王不以為意。公叔痤見魏惠王不理這茬,又對魏惠王說:“主公如果不用衛鞅,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投奔别國。”魏惠王更認為公叔痤已經病入膏肓,神智昏聩,語無倫次,更沒有放在心上,隻是敷衍。

公叔痤出于國家利益決定幹掉商鞅,但是私下覺得對不起他,又要商鞅趕緊離開魏國。商鞅明白魏惠王并未把自己放在眼裡,既然不采納公叔痤的話重用他,自然也不會因此殺掉他,所以并沒有立即離開魏國。魏惠王看他沒有離開的意思,就更沒有把他放在心上。商鞅後來就找機會去了秦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