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101章 項羽本紀(十)

第101章 項羽本紀(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随行有一個人說:“天下人都背叛暴秦,有本領的人便先立為王。況且趙王的地位一向在将軍之下(應該是李良做過秦朝的高官,不知道是不是和李斯家族有關,畢竟李家和秦國宗室通婚,大家相互認識也是有可能的),而今,一個女兒家竟不為将軍下車行禮,請讓我追上去殺了她。”李良已經收到秦二世的書信,本來就想反趙,又遇上這件事,因而發怒追殺了武臣的姐姐,率領軍隊襲擊邯鄲。武臣、邵騷被殺死。

張耳、陳餘耳目衆多,因此逃得一命。收拾武臣的殘破軍隊,得到五萬人。有的賓客勸告張耳說:“你們倆都是外鄉人,客居在此,要想讓趙國人歸附,很困難;隻有擁立六國時趙王的後代,以正義扶持,可以成就功業。”于是尋訪到趙歇,擁立為趙王,讓他住在信都。李良進兵攻擊陳餘,陳餘打敗了李良,李良隻好投奔秦将章邯。

公元前207年,章邯領兵到邯鄲,把城裡的百姓都遷到河内,摧毀了整個邯鄲城。張耳和趙歇逃入巨鹿城,被秦将王離團團圍住。陳餘在北邊收集常山的殘餘部隊幾萬人,駐紮在巨鹿城以北。章邯的軍隊駐紮在巨鹿城以南的棘原。章邯修築甬道跟黃河水運連接,給王離運送軍糧。

王離兵多糧足,攻打巨鹿。巨鹿城彈盡糧絕。張耳多次派人召陳餘救援,陳餘考慮到自己的兵力不足,打不過秦軍,所以他就沒動地方。相持了幾個月,沒有救兵,張耳大怒,怨恨陳餘,派張黡、陳澤責備陳餘,當初咱兩是生死交情,如今趙王和我危在旦夕,您擁兵數萬,不肯救援,那同生共死的交情在哪兒呢?假如您信守諾言,為什麼不和秦軍決一死戰?戰的話還有一兩分勝的希望的。

陳餘自我表白:“我估計即使進軍,最終不光救不成趙,還要白白地全軍覆沒。況且我不去同歸于盡,也是保存有生力量,好以後為趙王、張先生向秦國報仇。現在一定去同歸于盡,就是把肉喂給猛虎,能有什麼好處呢?”

張黡、陳澤說:“事情已經迫在眉睫,哪怕是跟秦軍同歸于盡了,您也應該遵守承諾啊。管什麼以後怎麼樣!”

陳餘被逼的沒辦法說:“我死不足惜,隻可惜要白死。但是我也會按照您兩位的話去做的。”于是就派了五千人馬讓張黡、陳澤帶領着試着攻打秦軍。

全軍出動都不一定能赢,五千人妥妥的去送菜,到了前線就全軍覆沒了。這倆人帶兵死了,陳餘後面也就不動了,他不想死啊。

這時侯,燕國、齊國、楚國聽說趙國危急,唇亡齒寒,都來救援。也就是宋義名義上率領各路諸侯要救趙國,實質上坐山觀虎鬥階段。張敖(張耳兒子)也向北收聚代地的兵力一萬多人趕過來,都在陳餘旁邊安營紮寨,但是都不敢攻擊秦軍。

後來項羽殺了宋義,帶軍多次截斷了章邯的甬道,切斷王離的軍糧,後來巨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渡過黃河,打敗了章邯。俘虜了王離。秦将涉間自殺。

直到這時候趙王歇、張耳才得以出巨鹿城,感謝各國諸侯。張耳也就見到了陳餘。見了面張耳就責備陳餘不肯救援,并且追問張黡、陳澤的下落,陳餘惱怒地說:“張黡、陳澤以哪怕同歸于盡也該去救援責備我,我就派他們帶領五千人馬先嘗試着攻打秦軍,結果他們全軍覆沒了,沒有一人幸免。”

張耳不信,全軍覆沒就是沒有人能證明,秦軍那麼多人派五千出去就是讓人送死。張耳就認為是陳餘把他們殺了,多次追責陳餘。

這也能看出這倆人關系其實還是比較好的,張耳有事情都說出來,沒有玩陰的。但是你問來問去(其實就是反複抱怨),陳餘就撐不住了,非常生氣說:“真沒想到您這麼怨恨我啊!難道您以為我舍不得将軍的職位嗎?”你這麼不相信我,老子不幹了!然後解下印信,推給張耳。張耳也感到驚愕沒有接受。

兩個朋友,有了大的隔閡,說來說去沒解開疙瘩,但是有哪些情分在,所以和好吧,都不太舒服;要決裂,也都下不去決心。

陳餘站起身來借口上廁所出去。給彼此個緩沖。有個賓客就勸張耳:“我聽說‘天賜不取反受其殃’。現在,陳将軍把印信交給您,您不接受不正是違背天意,不吉祥。趕快接收它!”張耳可能也是一時心熱,就佩帶了陳餘的大印,接收了他的部下。

等陳餘回來,看見張耳推讓一下都沒有就收繳了大印,于是很生氣快步走出去。張耳收編了他的軍隊。陳餘獨自和他部下親信幾百人到黃河邊的湖澤中打魚捕獵去了。相濡以沫好幾年的陳餘、張耳就在感情上産生了裂痕。

張耳陳餘的事暫告一段落。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