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皇宮内,皇帝在收到了三皇子南宮琰,在返京途中遇刺的消息後,龍顔大怒,氣得摔碎了一個茶杯。
皇帝身邊的貼身太監李公公,吓得跪倒在地,“陛下息怒啊,好在三殿下并無大礙。”李公公小心翼翼地勸慰道。
“這些狗東西,簡直是膽大包天!你去派人給朕查,仔仔細細地查!”皇帝咆哮道。“領命,陛下,奴才馬上去辦。”
大夏國的慶祥帝共有五個皇子,大皇子南宮璟是梁貴妃所出,今年二十二歲了。二皇子南宮珏是先皇後所出,今年二十歲。
三皇子南宮琰是趙貴妃所出,今年十八歲。四皇子南宮珅和五皇子南宮琦分别是柳妃和蘇嫔所出,南宮珅剛過了十五歲的生日,而最小的南宮琦現下隻有七歲。
目下慶祥帝不過四十歲出頭,龍體康健,年富力強,因此遲遲未立國本。這使得幾個成年皇子蠢蠢欲動,尤其是大皇子和二皇子。
大皇子覺得自己是長子,且自己才識過人,志存高遠,是掌控未來江山的最适合的人選。
二皇子則覺得,自己是父皇唯一的嫡子,且是幾個兄弟中最聰明能幹的,自己才是将來大位的不二人選。
兄弟二人明争暗鬥也有幾年了,但隻要他們鬧得不過分,慶祥帝一直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如今這二人居然把火燒到了三兒子身上。
三皇子一直都不争不搶,對大位并未表現出觊觎之心。“是朕對老三太好了,因此才招來了老大和老二的猜疑?”慶祥帝背靠在龍榻上,雙眼微閉,眉頭緊鎖。
三皇子南宮琰是最受慶祥帝喜愛的兒子,在他的眼中,三兒子不僅生得儀表堂堂,且敏而好學,為人謙和敦厚,雖有雄才大略,但從不外露。不像老大那樣飛揚跋扈,也不像老二那樣志大才疏。雖然他對趙貴妃的恩寵一般,但并不影響他偏愛三兒子。
李太監出門後,一個小太監輕輕地走到慶祥帝身旁,俯身輕聲道:“陛下,三殿下進宮了,現下正在殿外候着,說要見陛下。”“快請進來。”慶祥帝立馬睜開了眼眸,端坐起來,說道。一聽到最心愛的三兒子來了,慶祥帝頓時來了精神。
不一會兒,一個渾身是血的年輕男子走了進來。他正欲行禮請安,卻被慶祥帝一把扶住了。“免禮,你都受傷了。”慶祥帝心疼地說道,臉上滿是憐惜之意。
南宮琰有些愧疚地道:“是兒子不好,讓父皇擔心了。兒子本該換好衣裳再進宮的,但怕來晚了,打擾父皇就寝。”“你身上的傷怎樣了?”慶祥帝關切地問道。
南宮琰輕聲道:“肩部受了箭傷,應該不嚴重。”“快傳太醫!”慶祥帝對着小太監喊道。小太監忙道:“領命。”接着便踩着小碎步出了門,忙去安排請太醫的事宜。
三皇子此次是受皇帝之命,去江州調查水患,卻不料在回京的路上遇刺。刺客前後來了近百人,且都是高手。因此他帶的幾十名侍衛幾乎全軍覆滅,隻有他的貼身侍衛丁凱安然無恙地活了下來。
慶祥帝給三兒子賜座,然後滿臉慈愛地看着他,鄭重地說道:“你放心,朕已派人去查你遇刺的事情了,朕一定會給你一個交待的。”
南宮琰微笑着道:“我相信父皇。”然後他從袖子裡掏出了一個折斷的箭頭,神情肅穆地道:“父皇,這是今日刺客用的箭頭。看這箭頭上的标記,是大哥府裡的。但我相信這不是大哥所為,大哥一向是很疼愛幾個弟弟的。再者,即便大哥真有此心,也不會蠢到自爆身份。”
慶祥帝起身看了看南宮琰手裡拿着的箭頭,臉色逐漸陰沉了下來。他踱着方步,不由得暗想:“這應該是老二幹的,他還想一箭雙雕啊。”
兄弟阋牆,是他不想看到的。雖然大位隻有一個,但他希望将來不管他們中任何一位登基後,其餘的兒子能相互扶持,共同維護他南宮家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