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都穿着裙子,趙向陽又從衣櫃裡拿出一件印有小碎花的橘黃色背帶裙,對趙小美說:
“小美,你要不要試試這條裙子?”
趙小美還是堅定地搖搖頭,回應說:“這件軍綠色的襯衫就很好,我挺喜歡。”
趙向陽見此,就不再勸說,她今天要穿母親剛給她買的新裙子。一條湖綠色的紗裙,穿她身上,看起來就像一個小仙女。夥伴們看着羨慕不已,她們知道,趙向陽平時就是仙女般的打扮,所以沒有人嫉妒。
徐黨玲選了件淡紫色長袖連衣裙,襯着她柔嫩的膚色和精緻的五官,簡直像從電影中走出來的女孩。她父親年輕時可是個大帥哥,小美曾在他們家牆上挂着的鏡框看到過他爸的照片。徐黨玲的兄弟姐妹們長得基本很像他,徐黨玲也不例外。
“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哈哈,美兒,你穿這樣才真正應景這首歌啊!”
走在最前面的陳翠珍,回頭看了看其他小夥伴,大笑着說道。聽到她的話,幾個女孩也覺得她們穿着裙子在氣勢上确實趕不上趙小美。
趙小美身穿那件心儀的軍綠色襯衫,下身則搭配着自己那條藍色舊褲子,腳上依然是那雙洗了不知多少次的舊白色帆布鞋。
“如果再配上個紅袖章,那就更像扛槍為人民而戰的娘子軍戰士了。”趙向陽開玩笑地說道。
“沒錯,小美的這身裝扮真的很有力量和決心,仿佛她就是電影海報上那個娘子軍戰士。”林小五也由衷的發出贊歎。
一群穿着鮮豔的女孩子,步伐一緻地唱着《紅色娘子軍》,就這麼旁若無人的從老銀行大院齊齊走出來,向對面路的街道行進。她們的裝扮立刻吸引了許多路人的目光,有些人甚至停下來哄笑圍觀,并且還指指點點。這并沒有影響到她們的興緻和步伐,仍舊堅定地向前走着,絲毫毫不懼路人的眼光。
趙小美對這條狹窄的街道十分熟悉。她知道如果選擇大路前往母親工作的和平路儲蓄所,需要從轉盤街路口向南拐,再拐進和平路。而如果選擇小路,就可以像現在一樣直接從她們所走的這條街道穿過。當她家住在老銀行大院時,小美的母親每天都需要騎車經過這條街道,中間還會經過黃河電影院。因此,對于趙小美來說,這條街道充滿了熟悉感。
這幫女孩的目标是黃河影院,最近影院正在熱映《紅色娘子軍》。雖然趙小美已經看過了一遍,但她還是願意再次踏入影院。何況這次有人願意為她們買單,這樣的好事她可不會放過。
趙向陽慷慨地為大家買了電影票,徐黨玲則一毛錢都不願出。徐黨玲的母親和她一樣,都是精打細算的人。她家講究多,大家不怎麼愛去。有一次趙小美被她母親嘲笑數數不好,這讓她感到非常尴尬。作為大人的她,并沒有照顧到她這個小姑娘的面子。
徐黨玲的母親個子不高,留着一頭時髦的燙發,膚色偏暗,内雙的眼睛,搭配着尖尖的鼻子和下巴。說話時假聲假氣,仿佛是某黨女間諜。在她家玩耍,規矩重重。首先,在進門之前,需要在外面跺一跺腳,拍掉衣物上的塵土。在趙小美看來,她母親簡直就是一個講究衛生的模範标兵,對清潔的要求達到了極緻。
從老銀行大院出來,向右南行百來米,有一條狹窄的小道,就像是一條曲折而古老的路徑,不僅通向一中的大門,更承載着幾代人的記憶。在晴朗的日子裡,趙小美和她的姐姐趙小莉總會選擇這條小路去一中,不僅僅是為了節省路程,更是為了感受那份古老與靜谧。
每次經過那條狹窄的巷子時,趙小美和趙小莉都需要停下自行車,推着車步行。青石闆路在歲月的打磨下變得異常光滑,仿佛能夠反射出曆史的鏡像。兩邊的牆壁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迹,每一道痕迹都仿佛在訴說着過去的故事。在這樣的巷子裡行走,仿佛能聽到曆史的回聲,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氣息。
在這個窄巷的深處,居住着許多人家,每個院落都有自己的故事。這些院落雖然外表看上不怎麼起眼,但内部卻别有洞天,有的甚至容納了十幾戶人家。在這個緊密的居民區裡,街坊四鄰互相照應,共享生活的點滴。許雅君、李杏芮和董依依的家就在其中一個院落裡。
許雅君的家門前是一個小小的攤位,擺滿了各種小商品。雖然地方不大,但生活條件相對較好,家裡隻有她和妹妹兩個孩子,備受父母的寵愛。
走進許雅君的家,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屋内的光線昏暗,仿佛進入到了一座地下世界。對于眼神不好的人來說,即便是在白天看書也需要點亮燈光,否則真難以看清。
李杏芮家更狹窄更暗,進門就是一盤大炕,全家五口人一間屋子,冬天的時候,家裡面還得做飯燒爐子取暖,生活雖清苦,但一家子都很樂觀,也憨實善良,趙小美很願意去她家玩。
董依依的家有兩間屋子,雖然不是很大,但卻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因為她兩個哥哥都在外地當兵,她父母都在工廠工作,早出晚歸,留她自己在家。雖然有時會感到孤單,但她也因此學會了獨立和堅強。董依依常會邀請趙小美和其他小夥伴來家裡玩。
在這窄窄的小巷裡,趙小美和小夥伴們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他們分享着彼此的夢想和秘密,也見證了彼此的成長與變化。這些回憶都成了她們心中最珍貴的一段記憶,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們始終如一地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