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回頭對她笑笑,不以為意的回道。
她現在是一點靈感都沒有,讓她怎麼寫?
第二天午睡時間,小美仰躺在床上,雙手枕在腦後,絞盡腦汁地尋找着寫作的靈感和素材。
終于,一段塵封的記憶在她的腦海中浮現——那是在大年的初二,她到袁紅外婆家所目睹的一幕悲慘情景,此刻再次浮現在她的眼前:
破舊不堪、屋頂夜晚能清晰看到星光的土坯房裡,她曾經熟悉的老人如今躺在空空的土炕上。那曾經飽滿、還算豐潤的臉,早已經變得黝黑、幹癟。灰白的頭發,如團枯草,散落在枕邊,身上隻蓋着一條破舊不堪、污漬斑斑的被子。
隻見油膩的枕頭旁邊,放着一隻豁了口的髒碗,裡面放着三個早沒了熱氣的餃子。。。
這凄涼的畫面,深深烙印在了她的記憶中,此時再次鮮活地浮現在她的腦海中,并強烈地沖擊着她的心靈,觸動了内心那份最真實的情感,她決定以這段記憶為基礎,構思出她的第二篇作文。
想好後,小美迅速從床鋪上跳下來,披上外套,拿起筆和本子,匆匆出了宿舍,直奔教學樓。
于是在那個甯靜的中午,在空無一人的教室裡,她事先沒有打草稿,直接在作文本上,一氣呵成地寫完了《暮年》這篇作文。
出乎她意料的是,這篇即興而來的作文,得到了漢語課老師很高的評價,并被他特意選中,在作文講評課上進行了詳盡而深入的點評。
老師不僅贊揚了她獨特的觀察力和深刻的情感表達,還鼓勵她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自己的作文。
當小美帶着一絲緊張誦讀自己的作文時,字裡行間樸素的語言描寫,以及真摯的情感表達,使她自己也深深受到觸動。
讀着讀着,她的聲音不覺顫抖起來,淚水溢滿了眼眶,竟然有些泣不成聲。
盡管如此,她仍然堅持着,一字一句地,哽咽着讀完了自己的作文。
同學都被她這種真情流露所感染,教室裡瞬間彌漫着難言的感動和共鳴。
那之後,漢語老師又布置了一次寫作練習,要求同學們嘗試寫一篇短篇小說。
這次,小美對寫作文再不怵頭,也有了信心。
到時間就痛快的提交了自己的作品《選擇》。
“題材不錯,人物形象設計豐滿。。。”
沒想到她第一次嘗試寫小說,就得到了老師不錯的評價,小美對寫作文也不再排斥了。
“老師好!”
一次,在去食堂的路上,她巧遇了漢語課老師,老師特意停下來,贊賞的看着她說:
“趙小美,我發現你在寫作方面很有天賦,真的非常出色。有空的話,歡迎來我的辦公室坐坐,我們可以一起探讨下寫作。”
“老師可以根據你的具體情況,為你專門提供些針對性的輔導和建議,幫助你更好地發掘和提升自己的寫作才華。。。”
聽到老師對自己的寫作才能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和熱情的鼓勵,趙小美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和欣喜。
她感激地回應道:
“謝謝您的認可,老師,我會找時間請教您的。”
然而,事後小美并沒有踐行諾言,去找漢語課老師給她輔導。
現在她想,或許自己當時出于膽怯才沒去,又或許是因為骨子裡的随性和散淡作怪,她自小就不喜歡受到任何形式的束縛。
那些被誇贊為“好文章”的作業,很大程度上隻是出于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已。她對寫作并沒有達到癡迷的程度,更多的是一種興趣和消遣。
後來小美逐漸喜歡上寫作,是因為她内心深處一直藏着一個文學創作的夢想。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瑣事和責任,讓她一直無暇顧及到這個夢想。
現在,她終于得償所願,在閑暇時光裡,用筆尖記錄下一些生活瑣碎。這些文字并非結構嚴謹的回憶錄,亦非震撼人心的重大事迹,僅僅是她在生活細微處捕捉到的點滴感觸,包括那些甜蜜與苦澀交織的時刻。她期待通過這些質樸的文字,為悄然消逝的光陰镌刻下一些可以反複咀嚼、細細品味的記憶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