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憶修改于3.25
小學起語文還可以的小美,最終沒能實現進入中文系學習的夢想,反而去學了英語。在她看來,要不是剛學英語時打下了牢固的語音基礎,可能早就在學英語的道路上力不從心了。
高中畢業考試,她的英語成績85分,乍一聽還說得過去,但實際情況是,當時唯獨英語被學校特批開卷考,也就是說,與現在單位裡的各種考試并無二緻,附有标準答案。
高中畢業之後,她不顧家裡的反對,在“上山下鄉”運動即将落幕之際,竟然偷偷從家中拿走戶口本報了名。
班主任老師大概是急于完成學校分配給班裡的三個派遣指标,根本就沒做深入的家庭走訪調查,她便被輕易送入到了熱烈的“下鄉”歡送行列中。
待家裡發現此事時,木已成舟。
小美父母雖然滿心憤慨,但也隻能無奈的接受了這個事實,他們強忍着怒氣,加緊為女兒聯系好了下鄉插隊的地方,并不情不願的為她送行。
下鄉的第二年,小美重新拾起了英語。
這并不是她突然對英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而是因為在空閑時間裡沒什麼書可讀,便随手翻出了中學英語課本。
出乎意料的是,她發現,自己的語音基礎還算紮實,拼讀單詞沒什麼問題,借助字典,慢慢也能看懂課文,并能通篇朗讀下來。
這一發現給她帶來了極大的鼓舞和激勵,于是決定再次全身心投入到英語學習之中。
翻閱那些熟悉的舊課本時,她不僅找回了曾經的學習狀态,更是在重溫的過程中找尋并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從而為自己的英語學習之路注入了持續的動力。
對她來說,下鄉插隊,是一段獨特而充滿挑戰的經曆。這段曆程,讓她學會了以随性和灑脫的态度面對生活中的曲折與變遷。
回城之後,在英語補習班裡刻苦學習了幾個月,小美終于鼓起勇氣參加了英語專業的考試。雖然未能考入名牌本科院校,但也順利地進入了九原師範專科學校外語系深造。
在那個特殊年月,學生們的知識儲備相當有限,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相當不易,所以,她對自己能去英語專業深造,感到很知足。
而後來偶然激發起的寫作興趣,更是為她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這些經曆,就像是一塊塊普通的拼圖,雖然色彩不同,卻共同拼出了她豐富而多元的人生。
一次偶然的機會,趙小美重新拿起了筆。
起初,她隻是為了完成課程作業,但在老師的表揚和鼓勵下之,内心深處對文學的熱愛,如星星之火,越燃越旺。
她開始嘗試用文字記錄下自己内心深處的思索與體悟,傾訴着自己的心路曆程。這段過程不僅為她揭示了嶄新的人生道路,更使她在文學的天地中找尋到了自身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
師專第二年的下半學期,學校為他們開設了一門漢語寫作課。
這門課的老師大約五十多歲,身材高大,面色紅潤。講課時,他總是習慣性地望着天花闆,發音也不太标準。因此,每到上他的課,大多數學生都選擇看看閑書,或做其他科目作業打發時間。
小美也經常心不在焉,甚至都懶得做筆記。
當理論講解告一段落後,實踐階段開始。
老師給他們布置了第一篇作文,題目是,“一件小事”,并限定同學們要在一周之内完成。
周一很快來到了,學習委員開始喊着收大家的作文本。小美根本就沒動筆,不交又不行,她隻好利用午休時間匆匆趕寫了一篇。
又過了一周,當作文本發下來時,她看到了老師用鮮紅的墨水寫下的評語:
“暴露陰暗面太多”。
她隻是寫了一段見聞,至于扣這大的帽子?
第二篇作文的題目要求自拟,這讓她倍感壓力,仍舊一直拖延着。
主要她不知要寫點啥。
“小美,你作文寫完了?”
曲筱筱見她又要溜出教室,忙在座位上問道。
她的作文才剛寫了個開頭,明天就得交了。
“我還沒想好寫什麼呢,明天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