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憶寫于5.15
到了十一月底,黎遠山分配到了一間獨立宿舍,幾件家具也已經全部上色完成,再買一些窗簾床上用品和鍋碗瓢盆什麼的生活必備品,他們的新家就算落成了。
就這樣,經過一年多的愛情長跑,趙小美最終決定和黎遠山領證結婚。
一放寒假,小美就把這個決定告訴了家裡。
“眼見就年底了,等天氣暖和了再結不行嗎?”
“看您說的,那會兒哪有什麼假期啊?”
“不是還有婚假的嗎?”小美母親堅持道。
“就三幾天,還算假嗎?”利用寒假結婚時間就充裕了很多,小美早就想好了怎麼分配這些時間。
小美母親并不想讓他們家三女兒這麼快就嫁人。
一是她覺得女兒參加工作時間還不長,能掙多少薪資?再說,對于一個工薪家庭,一連操辦了兩個女兒婚事,随後又要準備另個女兒的嫁妝,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了。
“你就不能讓家裡頭稍微喘一口氣嗎?”
小美母親狠狠瞪了三女兒一眼,又開始了唠叨:
“人生大事豈是兒戲?你媽還不知道你?一向容易輕信别人,幾句甜言蜜語就能讓你暈頭轉向!”
“美兒啊,你媽媽是過來人,從來都不會看錯人,小黎這個人雖然看上去挺老實本分,但心眼可比你多多了。。。”
“你千萬不能事事都聽他的,做出的每個決定都要慎重,知道嗎?别被他的花言巧語迷惑了!”
“再說,家裡一時可準備不出多少嫁妝給你。”
小美母親還在繼續唠叨着,卻見她的三女兒突然生氣的跳下炕頭,穿上鞋和外套就摔門出去了。
小美早就聽煩了母親的車轱辘話,嫁不嫁妝的,在她來說,真就不稀罕,她心中真正渴望的是能早一點逃離這個家,開啟屬于自己的新生活。
過了些日子,小美看着家裡為她準備的嫁妝:
一台14英寸的夏普黑白電視、一個充滿複古韻味的咖啡色鎖扣大皮箱,四把鋼管紅皮折疊椅子。
小美覺得這些東西已經讓她挺滿足了,自己參加工作不過兩年多,也沒為家裡做什麼貢獻。
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黎遠山那頭聽了未來嶽母家為未來妻子準備的嫁妝後,反倒心存不滿。
有一天他去小美家,兩人出了銀行大院,一路不覺溜達到了勝利路那條街的小公園裡,進去還沒說上幾句話,就聽他在那裡小聲發着牢騷:
“你們家也太那個了吧,看看二姐出嫁時,一長串的嫁妝清單,聽說洗衣機裡還放了幾百。。。”
“你。。。”
小美一聽,當下怒火中燒,她都沒想到黎遠山竟是如此計較之人。
一時有些氣極,想也沒想,當下直接對他說:
“我看咱倆還是算了吧,你對此這麼在乎,那就去找一個能給你帶來更多嫁妝的人好了!”
“你。。。可别誤會啊,我其實不是這個意思,就是。。。就是感覺你們家對你。。。”
“哼!你還是别往下說了!”
小美有些心涼,之前自己為了和他走到一塊和家裡鬧的那麼僵,母親為此都好長時間不與她說一句話,這也讓她一直很郁悶。
可他倒好,她趙小美這邊對家裡陪嫁多少都沒資格說什麼,他這個目前什麼都不是的人,有什麼資格在這裡埋怨呢?
小美越想越來氣,這事擱誰身上不生氣動怒呀?
而他們家,為她這個未來兒媳,又準備了什麼?
他們結婚時,趙家連一分錢彩禮都沒收到,給的那點錢也剛夠給倆人各自做一套衣服的,對此,小美說什麼了?她父母在他面前又抱怨過了嗎?
當然,他們在三女兒面前倒是沒少抱怨。
反倒是她,第一次同他回鄉下他家,用自己平時積攢起來的錢為他們家買了不少小禮物,雖然那時的她兜裡沒多少錢,但那種恨不能傾囊相助,就像對待學農時山丫一家一樣的心情是同樣的,何況又是未來丈夫的家人呢?
她還想着這個月起就不給母親大頭工資了,她也該為自己将來的家準備一些生活上的必備品了。
“美兒,你同他第一次回去,他家給你錢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