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憶寫于 5.16
一位社會學家曾有過這樣經典的理論:其實啊,這世上沒有真嫁不掉的女子,隻有還沒遇到合适伴侶的男子。
他的理論聽起來挺接地氣,卻也反映出情感世界裡的真實多樣。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緣分,隻是有的人可能需要多一點時間或機遇,才能遇到生命中那個對的人吧。
讓趙小美高興的是,她的兩個同窗好友很快也都找到了心儀的另一半。
徐翠玲在工作中遇到了疼她懂她的男人,兩人從同事變為伴侶,愛情如同春雨般細膩而生,終成眷屬。
袁紅則是在一次出差途中與東區照相館一個攝影師邂逅,共同的愛好讓他們迅速靠近,于是一場星空下的求婚,成就了他們的姻緣。
如今,兩人都已婚嫁,各有幸福,但三人的友情依舊,在難得的相聚中分享生活的喜悅與點滴。
“小美,徐翠玲也有了,比你也沒晚幾個月嘛,看來我明年要當兩個孩子的幹媽了哈。”
“喂,光說我們倆了,你咋一點動靜都沒有?”
見兩個人都看向自己,臉上還帶着同樣的八卦,袁紅沒好氣說道:“造娃是說說那麼簡單的嗎?”
袁紅對此也一點沒轍,他們也想早一天要孩子,可她不争氣的肚子就是沒動靜,她能有什麼辦法,醫院去了,該吃的藥也吃了,仍無濟于事,所以就不去折騰了。
“我婆婆對此還頗有微詞,把責任都推到我這個兒媳婦身上,就不想想,也許是她兒的問題呢。
“順其自然吧,人有的結婚幾年後才有的孩子,你才成家多長時間。”
小美摸摸微微凸顯的肚子,安慰好友道。
她也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懷上了,如今都快三個月了,除了剛開始有些嘔吐症狀,現在基本恢複正常,身體也沒覺得有啥大變化。
他們住的一樓單間旁邊屋子,是黎遠山的同事,他媳婦剛懷孕,但人家的夥食可比他們家的好多了,趕上哪次她下班回家路過聞到隔壁家飄出的煎雞蛋香味,小美都會使勁嗅嗅鼻子,長這麼大她還從沒有吃過煎雞蛋呢。
過去他們趙家涼房上雞棚裡雞多,每天都能拾回家幾個新鮮蛋,那也頂多做個西紅柿炒蛋,再就是荷包蛋或雞蛋西紅柿湯。
煎雞蛋太費油了,過去吃不起,就是成了家之後也同樣不敢這麼奢侈的吃一回。
黎遠山比她還節省,好在趙小美對此也不計較,都是窮苦人家出來的孩子,“吃糠咽菜”習慣了。
而趙小莉這邊,經過機構所有成員的一緻努力,終于在上級部門的督促支持下,順利完成了新機構的籌備工作。
1984年早春的一天,太陽慢慢穿過淡淡的晨霧,暖洋洋地照耀着東區的每個角落。正是乍暖還寒的時候,清早更是感到了絲絲寒涼。
趙小莉身穿着她最體面的藍色套裝,外頭加了件保暖的半棉大衣,背上背着一個沉甸甸的書包,裡頭全是工作要用的文件資料。她心情特别好,一邊騎着自行車,一邊向着東區環城路新開的中國工商銀行九原東區支行出發。
自從去年人民銀行與工商銀行分設的消息傳來,她的心裡就充滿了期待與不安。作為一名有着多年經驗的會計,趙小莉被選中回到這個即将加挂工商銀行牌子的老地方,擔任會計科長,對她來說,既是榮譽,也是挑戰。
邁進那熟悉又略顯陌生的大門,趙小莉看到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幾名員工在新機構辦公室主任的帶領下,正忙着要去外面營業室門前挂上嶄新的“中國工商銀行九原東區支行”牌子,同事們穿梭于各個辦公室之間,搬運資料,整理檔案,一切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空氣中彌漫着油漆和新紙張的味道,這是新開始的氣息。
“小莉,你可算來了!”老林,原九原人民銀行會計科科長,她的老上司,現在的工商銀行九原東區支行行長,熱情地迎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