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家夥看畫冊的時間延長了,特喜歡大人給他講解,有時爸媽忙事忘了這茬,他會主動的把書送到他們面前,臉上還會帶一副懇求的表情。
“才不會告訴你呢。。。”
小暄暄的模仿能力簡直是突飛猛進,經常學着大人的樣子說話,逗得小美倆口樂不可支。
一個人玩的時候也更有主意了,小臉蛋上寫滿了認真和興趣,看他那股子投入的勁兒,真是做什麼都像模像樣的。
最讓他們開心的是,小家夥拿起小畫筆能煞有介事地在紙上塗塗抹抹,畫出一道道彎彎曲曲的線,那專注的小模樣,仿佛是一個小藝術家。
這階段他特别喜歡拉着大人和他玩捉迷藏遊戲,那機靈的小眼神四處搜尋躲避的地方,以及樂此不疲的小模樣,讓小美忍俊不禁。
“暄暄真棒!”
最近這段時間,小家夥的表現真是讓小美省心不少。早上醒來穿衣服的時候,他變得特别合作,不僅會主動把襪子、褲子還有小鞋子拿給媽媽,偶爾還會自己嘗試着往身上套。
雖然大多數時候他隻是拿着自己的小衣物在那裡比劃兩下,但這點小小的自主意識和那股子努力的認真勁兒,已足夠讓她這個當媽的感到欣慰和高興了。
“可以啊,暄暄。。。”
黎遠山見兒子眨眼功夫就爬上了椅子,又下來,不由抱起他稱贊道。
小美不覺白他一眼,心說“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現在小家夥上下椅子可麻溜了,上去坐穩,再下來,那是分分鐘搞定。
小美覺得,小暄暄很有未來畫家的潛質,拿筆的姿勢有模有樣,小手一揮,線條畫得又直又順。
“嘿,真是沒想到啊,咱兒子這麼小就有了畫家的範兒哈。”
黎遠山對兒子這方面突出的表現很是欣喜,每次看小家夥一個人趴在茶幾上畫畫,倆人都能感覺到他在一點點的進步,讓他們感到非常高興。
小暄暄在吃飯這件事上,依舊堅持自己來,不願意大人幫忙。現在他已經能熟練地會拿小湯匙,雖然每頓飯後,餐桌上總免不了變得有點兒一塌糊塗——到處都是飯菜。
但爸爸媽媽還是挺尊重小家夥的這份獨立精神,大多時候,他們會在旁邊“保駕護航”,隻在他實在需要的時候搭把手。不過小家夥對大人的幫忙似乎總是不太領情。
“不要媽媽幫。。。我自己吃。。。”
轉瞬三個月過去,小暄暄已經一歲零七個月了,雖然處處想用語言表達,但吐字還不清晰,倒是行動起來更加的靈巧。
就拿堆積木來說,再不似當初上手就随意擺弄,而是學會動腦了,有時小美把十幾塊積木堆放在他眼前,構思成型比媽媽的還要快速精巧。
“暄暄堆的積木比媽媽還棒!”
小美開始斷斷續續教小家夥一些英語單詞,目前不隻是五官和身體部位的單詞,隻要身邊能看到的,如家具、布景、小動物等,他基本都能用英語表達了,雖然大部分發音還不是太準。
小美發現,小家夥的模仿能力更強了,有天下午她在家備課,暄暄在地下翻看他的小畫書。
“好好看”。
正在翻書的小美忽然被兒子稚嫩的話吸引,擡眼一望,她一下樂翻了。
隻見小家夥胳膊下夾着本他的小畫書,面上顯出一副老成樣,一條腿正擡起來向門口方向邁着,分明山爸爸的樣子嘛。
見媽媽笑了,他更得意洋洋起來,又返身走了幾步秀給媽媽看。
近來小家夥明顯愛哭了,黎遠山最煩兒子這點,每次都會厲聲呵斥,雖然爸爸的威吓當時能管點用,但小美發現,兒子愛哭的毛病反而嚴重了。
“遇到孩子無理取鬧地哭時,最合适的做法或許是暫時保持冷靜,不去過分理會。因為過度的關注可能會不小心鼓勵了這種行為,特别是對于快兩歲、已經開始懂事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可能會誤以為哭是達成目的的有效手段。”
“既不能一味地妥協縱容,也不能簡單粗暴地大聲責罵。。。溫柔而堅定地引導,幫助他們學會用更合适的方式表達情緒,才是正确的做法。”
小美當然不願學丈夫那樣動不動呵斥孩子,隻能從育兒書裡或寶媽們那裡尋求幫助,這樣也能讓自己在面對兒子哭鬧的時候更能“心安理得”。
小暄暄的嘴不是太巧,如今雖能說出幾句完整的話來,但叫西瓜還是“西八”、奶瓶是“奶幾幾”,不過小家夥的肢體動作倒是挺靈活的。
“一、二、三。。。”
早在上個月,他就能雙腿連續向前蹦三下,現在都能被他爸爸拉着小手能從外面蹦到家裡頭。
可能在媽媽肚裡就開始接觸英語了吧,小家夥學外語的天賦還是有的,除了又學了幾個新單詞,大多都複習學過的單詞,能背下來字母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