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憶寫于6.9
金秋九月,又一個教師節到來。
它就像秋風細語,輕輕喚醒了每個學生對恩師的感激記憶。大中小校園内外,書香與節日氣氛交織在一起,一句簡單的祝福、一束手捧的鮮花或一張寫滿祝福的精美明信片,表達着學生對老師的深深祝願和敬意。
“小趙老師,今年收的卡片還真不少嘛。”
“哼,收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我覺得今年的教師節一點都沒意思,光是坐在那裡聽大小領導們作報告了,還不如給咱們放一天假呢。。。”
“也是啊,一上午聽的人腰酸背痛的,我看這教師節啊,真的一年不如一年喽。”
“就是,第一個教師節,廠裡的大領導都來了,還和咱們拍了一張集體照,搞得那叫正式。”
“全校老師還會餐了呢,我記得小學部老師燒的菜最好,尤其是那道海米湯,真鮮那。。。”
辦公室老師們七嘴八舌的議論着,不覺讓趙小美回憶起了三年前那個熱鬧非凡的第一個教師節。
那日,廠子裡的高層領導們紛紛親臨學校,帶着滿滿的祝福與敬意,讓整個校園都沉浸在一片尊師重教的熱鬧氛圍中。
在大家的記憶裡,那不是一個簡單的慶祝,而是一場由心而發的盛宴。各個年級組仿佛展開了一場友好的烹饪比賽,大家以年級組為單位,架起鍋竈,熱火朝天地準備着各自的拿手好菜,空氣中彌漫着歡聲笑語和各色美食的香氣。
尤其是小學組那裡,他們中有一位籍貫是南方的女老師,制作的海米湯成為了當天的明星菜肴,引得中學部這邊的老師們争相過去品嘗。
“小美,我們也過去嘗嘗,王琪老師是南方人,很會做湯,晚了就喝不到了。”
曾經是小學部英語老師的郝芸,硬是拉着趙小美過去喝了一小碗湯。
小美覺得,那湯之所以格外誘人,是因為它巧妙地融合了海米的鹹鮮與新鮮水果的清甜,創造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奇妙口感。
那時候的她,對海米這類小巧的海洋美食還很陌生和新奇,那種特别的味道讓她舌尖上的感受格外深刻,就像是無形中為她推開了一扇通往食材奇妙世界的大門。
那一天,不僅是對老師們辛勤付出的緻敬,也是同事之間情誼的一次溫暖交彙。
比起如今的走走形式,往昔的熱鬧更顯得珍貴,也讓小美深刻體會到,無論形式如何,教師節的核心永遠是那份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尊重,以及在平凡日子裡閃耀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老師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方向;老師是一葉輕舟,載我們去幸福的彼岸。教師節到了,祝福親愛的老師,節日快樂,幸福平安!”
“老師,節日快樂!祝您永遠年輕,心想事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趙老師,感謝您的辛勤耕耘,為我們鋪就成功之路。教師節到來之際,祝您節日快樂,幸福安康!”
敬愛的趙老師,您的諄諄教誨如春風,似瑞雨,永銘我心。我虔誠地祝福您:康樂、如意!教師節快樂!”
盡管慶祝的儀式變得流于形式,甚至有些簡約,但學生們親手制作的賀卡和真摯的祝福語,依舊如同往年一般滿載着心意,為教師節這個特殊的日子添上了不可或缺的溫暖色彩。
這些簡單質樸的表達,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是學生們對老師的崇敬與感激,讓整個節日氛圍充滿了溫馨和感動。
每一張卡片都像是一封小小的感謝信,連接着師生之間那份純粹而深厚的情誼,證明了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裡,有些情感和傳統依然被珍惜并傳承着。
每年教師節之際,趙小美都會收獲學生不少賀卡,每一張卡片上,不論筆迹是否娟秀,都寫的工工整整,承載着孩子們對她最真摯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