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憶寫于 6.21
八十年代末,改革熱潮席卷中國,深圳作為特區快速蛻變,高樓林立,成為追夢者的天堂。而海南也新晉成為了最大的經濟特區,處處是開發熱情和成功夢想,兩地共同展現了改革開放的蓬勃生機與無限機遇。
婚後一直過着按部就班日子的黎遠山,最近這段日子心裡頭一點都不踏實。每天下班進了家門,他總愛盯着電視裡播放的那些深圳、海南的新聞,眼睛裡頭閃爍的是對外面世界的渴望。
“咱不能一直耗在這一畝三分地,得出去闖闖,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嗯???”
小美也沒想到丈夫怎麼會突然冒出這樣的想法,隻當他一時興起想想罷了,所以沒太當回事。
有一天,黎遠山把幾個要好的同事叫到家裡來,也沒現成吃食,兩瓶啤酒,一碟花生米,幾人圍着小飯桌,話頭自然而然扯到了沿海發展上頭。
小美在裡間床上一邊陪暄暄玩,一邊聽他們在外面唠着。
林澤說:
“現在南面變化可快了,深圳那邊聽說一個月一個樣,海南也是國家大力扶持,咱們窩在這兒,再過幾年怕是要跟不上趟喽。”
他這話一落下,像是往平靜的湖面扔了塊石頭,激起一圈圈漣漪。幾人都大聲附和。随後聽黎遠山慢悠悠地說:
“林澤,你說得沒錯,我這些天也琢磨着,趁年輕搏一搏,總比老了後悔強。”
小美不由停下了與兒子的互動,“這家夥,來真格的啊,她以為他就是随便說說而已。”
“媽媽,輪到你了。”
暄暄已經把手裡的線繩翻成了長“面條”,小美趕緊上手來了個“麻花”,暄暄一點不含糊,胖乎乎的小手很快上來讓它又變成了“手絹”。
“暄暄勝了哈,去玩積木吧,媽媽看會兒書。”
“那。。。好吧。”
小美随手拿起一邊的高一英語課本,在兒子眼前晃了晃說,小家夥還挺有眼力勁,一看這架勢就知道媽媽有正事要忙,便乖乖不再纏着她玩耍。
暄暄知道,每當媽媽開始備課,他就得安靜些,不能礙着媽媽做事。
其實,小美裝作“敗下陣來”,是想要抽出身來,專注的聽聽外屋的聊天内容。
五歲的小暄暄現在小手可靈活了,最喜歡和大人玩翻花繩遊戲,當然目前也隻會最簡單的玩法。
這種遊戲不算複雜,先打個小巧的結,環繞于單手或雙手,然後撐開,準備動作就做好了。
翻花繩分單人和雙人兩種。
單人玩法是将繩圈套在雙手上,用雙手手指或纏或繞或穿或挑,經過翻轉将線繩在手指間繃出各種花樣來,暄暄不喜單人的,因為沒有人指導,常常線繩被整得一塌糊塗。
所以他最感興趣的是雙人玩法,爸爸或媽媽是先是以手指将繩圈編成一種花樣,然後指導他用手指接過來,翻成不同的花樣,相互交替,直到一人不能再翻下去為止。
小美把彩色線繩放到一邊,眼睛雖然盯着課本,但一點沒看進去,支棱起耳朵聽着外面的動靜。
這時候隻聽王春老師摩拳擦掌的說:
“可不是嘛,我大姨的兒子才跑去深圳做買賣,過年回來見了一副牛哄哄樣兒,說那邊的機會遍地都是。”
“看到沒?我穿的這件短褲,就是他送的,27塊!比咱一身衣服都貴,人家一買就好幾條!連我大姨都說他敗家。。。”
“瞧咱苦兮兮的,這舍不得買,那舍不得吃的,還不是因為兜裡沒錢嘛,要不咱哥幾個搭個夥,整點事兒幹,保不準還真能折騰出點動靜來!”
“我說春兒,你這是好好的老師不想當了?”
“咱們要是辭了職,就什麼都沒有了。”
“唉,好歹算吃皇糧的,而且有家有口的。。。”
“哼,我們要是一直在這裡當老師才沒出息呢,每月三瓜倆棗的能做什麼?還不如出去闖闖。”
剛結婚還不到一年的王春,在幾人中年紀最小,氣勢也最盛,聽了上面的話很不屑的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