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憶寫于7.15
"發現沒?這裡有些飯店買主食都不用糧票了。"
趙小美收拾完東西剛關燈躺下,沒太聽清丈夫黑暗中講了些什麼,于是有點不耐煩地問:
"你說什麼?"
"我說,現在有的飯店買主食都不用糧票了。"
黎遠山翻過身又重複了一遍。
“那又怎樣?”
小美也好像剛注意到這個問題,她咋說去飯館吃碗面那麼貴呢,用糧票的話也能便宜兩三毛錢。
早先她和郝芸一起上京學習的時候,情況還不是這樣的,去哪裡吃飯都免不了用糧票。
困意襲來,小美實在不願與丈夫多探讨這些,明天還得早起呢,都多晚了,他還聊起沒完了。
“我估摸着。。。很快就要取消糧票了。。。”
黎遠山有些無奈的又加了一句。
“什麼?”趙小美的困意一下子就被他這話給趕跑了,不覺提高聲問道:“你。。。為啥這麼說?”
他們這次可換了不少全國糧票,加上爸媽給的,差不多都有三百多斤了。如果真的不用糧票了,那損失得多大啊,早知這樣不如換成現金呢。
自從布票和肉票被取消後,看來糧票也快退出曆史舞台了。小美對丈夫的預測深信不疑,這的确是個趨勢。
“把家裡這些也帶上吧,有了全國通用的糧票,不管去哪兒都能買到需要的吃食。。。”
“别再推辭了,聽你媽的,多帶些吧,去了也能馬上買些大米和面粉,還有食用油。。。”
離開前,爸媽的話還猶在她耳邊。
全國糧票是在1993年4月1日正式取消的,但當時的趙小美和黎遠山怎可能預見到幾年之後的事?
所以在搬遷前,他們除了把手中攢下的地方糧票都換成了全國通用糧票,還又從市場上高價買了一些。
“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重要一步,就是要結束長達幾十年的‘票證經濟’時代。。。”
黎遠山低聲說起這兩天在報紙上讀到的新聞。
趙小美這下更有點睡不着了,一方面擔心手裡的那些糧票會突然變得毫無價值,另一方面又開始對去一個全新的地方展開新生活感到忐忑不安。
“你也不要太擔心了,大不了去後多買些糧油,總不能說取消就取消吧?太晚了,趕緊睡吧。”
黎遠山見妻子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便拍拍她的背安撫說。
“米面糧油一下買那麼多能放的住嗎?三口人,還能吃多少啊?再說,魯省可比九原熱多了。”
小美暗中白了丈夫一眼,當是你鄉下父母家呢,一年四季都有親戚上門,糧食自然消耗的快。
反正多買些沒壞處,“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嘛。”
小美徹底無語了,他是準備去那裡備戰備荒啊。
“你說我們去了職稱會不會就不算了?”
小美這下睡意全無,于是又轉而挑起了另外一個讓夫妻倆很是揪心的話題。
盡管被評為中學二級教師以後她心裡多少有些不太痛快,但想到自己也算是有了職稱的人,去了新單位之後,至少在工資福利方面不能被當作一個新人對待,心情才略微好了一些。
“看你說的,怎麼能不算?難道之前都白幹了?”
黎遠山在這件事情上十分笃定,他和妻子一樣,被學校評為了助理教師,心裡很不服,辛辛苦苦教了幾年書,最終隻落得個助教,到哪說理去!
“不管咋樣,我們也是轉行不做教師了,誰知道去了那裡人家承不承認咱們之前評定的職稱?”
小美對這事不太樂觀,他們倆的情況就不說了,就以二姐趙小莉為例吧,不管她如何踏實工作,結果還是趕不上那些能說會吹的人吃香,僅憑東抄西湊的論文,就蓋過她所做的一切貢獻。
說來說去,金融系統也不比教育系統好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