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憶寫于 11.23
第二天,吃過早飯後,小美在母親的再三叮囑下,帶着外甥和兒子前往東區西北山的大姐家。
以前他們家住勝利路時,去大姐家總是很麻煩。自從父母家搬到西邊後,路程差不多近了一半。一大兩小走走停停,路上又買了些東西,半個多小時後,才來到了大姐家住的那條路坡下面。
正巧遇上大姐夫在街角給路過的人修理自行車。
“爸爸!”
“大姨夫!
兩孩子眼尖,高聲叫喊着便朝馬路對面沖了過去,急的小美趕緊跟在他們後面不斷招呼着,“你倆慢點,小心車!”
“我和你姐還以為你們可能下禮拜才來家呢。”
大姐夫擡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熱情地同她招呼,“小美兒,你要不帶他們到後面稍呆會兒,等我把這輛車輪胎修好,就收攤帶你們回家。”
小美連忙擺手說,“不用了,姐夫,這才剛9點,你繼續在這兒忙你的吧,我讓均均帶我們上去就行了,也正好和大姐多聊會兒天。”
“也行,那中午你們就在家裡吃飯吧,我回頭去市場再買點菜,你上去和你姐好好聊聊,她整天呆家裡也确實是憋的不行。
“不用買了,姐夫,”小美晃了晃手中的塑料袋,來的路上我都買好了,你忙完了回去吃就行。”
大姐夫一聽,黝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那可太好了,均,快帶你三姨和弟弟回家,外面冷。”
小美提着袋子跟在兩個孩子身後往大姐家走去。
大姐家在一片地勢較高的區域,多年過去,周圍的景象依然如故。這裡的人家很分散,每戶四周都有土牆圍合,讓人有種置身鄉間的感覺,充滿了甯靜與淳樸的氣息。
一路上,兩個孩子在前面興奮地說個不停,手舞足蹈的。特别是暄暄,這是他第一次去大姨家,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不已。
“哎呦,這不是均均嗎?從你姥那兒回來看你爸媽來了?”有認識的鄰居們與均均打着招呼。
還有一些老人搬着小闆凳坐在院門外曬着太陽,看見他們走過,認識均均的老人會關切地問上幾句,随後又繼續他們的談話,那種悠閑自在的氣氛讓人感到溫馨而愉悅。
十幾分鐘後,他們總算來到了大姐家院門前。
“媽媽,我三姨和暄暄弟弟來了!”
均均搖晃着院門栅欄,沖裡面大聲喊了起來。
大姐聽到兒子的叫喊聲,趕緊從屋裡出來打開了木栅欄門,臉上帶着掩飾不住的喜悅,笑着說:
“美兒,你們可來了?走,趕快進屋。”
家人們的到來讓每個人臉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這種團聚的時刻總是那麼溫暖,也給這個不到三十平米的小屋帶來了更多生活的氣息。
“家裡也不太暖和啊,這爐子還好用嗎?”
小美走過去看了看炕沿下的小火爐,“是不爐子裡沒炭了?”
“有呢,剛才覺得有點熱,就用灰蓋上了,捅一捅就能燒起來。”趙小玉說着就要拿起爐鈎挑起爐蓋捅火。小美趕緊攔住她說:
“現在不用,你看他們倆跑得滿頭大汗的。”她自己提着東西上坡也是一身的汗。
“那我給你們倒點水喝,美兒,喝茶不?”
“大上午的喝什麼茶,涼白開就行了。”
大姐給三人倒水的時候,小美開始打量起這間不大的屋子來。一盤炕占據了房間的一半空間,對面則是衣櫃、梳妝台、圓飯桌和一個大水缸。
左邊炕上是兩扇玻璃窗,炕沿下面是鍋台和爐竈,右邊炕上放着兩個木箱。小美心裡琢磨,要是燒炕的話,這些箱子裡能裝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