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蕭珠的臉一陣火熱。她連忙将他們兩個分别扶起來:
“行了行了。我也是有條件的。你們兩個,以後可要幫我好好幹活啊。”
“是!”
阿誠和可兒又是齊聲答應。蕭珠望着他倆,嘴角不由自主地彎了起來。
她突然覺得,哪怕做面包的方法被别人學去也不要緊——
隻要它能幫到真正需要的人,那就值了。
一回到家,蕭珠就和柳燕說了這件事。柳燕聽說了阿誠一家的情況,很是同情。對蕭珠的做法也連聲稱贊。
之後,他沉吟片刻,道:
“我想,善化城内,一定還有很多和他們同樣遭遇的孩子吧。”
可不是嘛。回想到在貧民區看到的情形,蕭珠不由情緒低落地垂下了腦袋。
柳燕安慰般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道:
“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去幫他們吧……咱們既然賺了錢,理應去幫助更多的人啊。”
蕭珠點了點頭,微笑道:
“燕哥哥的主意,再好不過了。”
幫助他人,自然不隻是空談而已。
柳燕很快制定出了方案。每逢初一、十五,他都會在店外開展布施。平日裡制作面包的邊角餘料,以及品相不佳的面包,也會免費提供給老人、婦女和孩童。
雖然也有可能遇上占便宜的人……不過,這樣總能幫到一些真正有需要的人吧。
正在分發面包的蕭珠這麼想着,将一塊被壓扁的紅豆包遞給了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輕母親。
自從阿誠和可兒來店裡幫忙,柳燕和蕭珠的負擔減輕了不少。
比起烘焙,阿城似乎對院子裡的小黑更感興趣,蕭珠便讓他負責照料馬匹。小黑被他養得膘肥體壯,鬃毛油光水滑,越發有千裡馬的氣勢了。
在柳燕的輔導下,可兒也順利出師,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塊面包:
“這是我做的面包。不過,樣子有點醜……”可兒有些羞澀地将那塊表面有些幹裂的面包呈給蕭珠。
“這麼有紀念意義的東西,還是留給你自己吧。”蕭珠一邊說,一邊摸了摸她的頭。
“謝謝蕭姐姐!”可兒興高采烈地道。
她将那塊寶貴的面包,小心翼翼地揣進懷裡。想必回去之後,她一定會和家人們一同分享吧。
蕭珠這樣想着,不由露出了欣慰的微笑。眼角的餘光,卻無意間瞥見了柳燕。
隻見他正靜靜地注視自己,嘴角也浮現出一抹笑意。
蕭珠有些羞澀,不過,更多的是由衷的喜悅。
和喜歡的人心意相通,實在是件令人愉悅的事情。
盡管,他并不知道自己對他的“心意”……
出乎蕭珠和柳燕的預料。兩人的善舉,竟然又令不少客人聞訊而來。
面包往往剛剛出爐,便被一售而空。為了做出更多的面包,蕭珠他們隻好又壘了一座面包窯。
然而,相對于生意的規模,店鋪的面積似乎過于狹小了。烤出來的面包,甚至不得不暫時堆放在後院裡,這才能給客人們留下立足之地。
看來,是時候開一家新店了。
不過,位置好、面積大的店面,少說也要上百兩銀子。即便是租賃,也要預付一年的房租。想到即将花出去的銀子,蕭珠着實有些肉痛。何況,她實在舍不得那座剛剛做好的面包窯,内心不由糾結起來……
好巧不巧,沒過幾天,王大姐便提着一籃子馍馍來到了店裡。她一邊擦着眼睛,一邊道:
“蕭姑娘,我是來告别的。再過幾日,我們就要動身了。”
她歎了口氣,又道:
“我這一走,怕是回不了善化城了……”
“這是為什麼?”蕭珠有些意外,不由問她。
“老爺子生了病,我得去照顧他。家裡的田地,也需要有人打理。”她搖了搖頭,感慨道,“人哪,終究還是要落葉歸根的。”
“說的也是……”蕭珠心中一陣觸動。
轉眼間,她和柳燕離開廣安縣也有小半年了。他們倆也終于在善化城紮下根來。隻不過,她偶爾還會懷戀在青田鄉的生活,以及那一張張已經開始變得模糊的面孔……
想必對于柳燕來說,這股懷戀之情應當更加強烈吧。隻不過,他們不知何日才能回去……
蕭珠正出神,王大姐又道:
“這幾天真是忙得很。又要整理行裝,又要折賣店鋪的。我的腦袋都要發暈了。”
聽到“折賣店鋪”四個字,蕭珠立馬來了精神。她問:
“王大姐,你打算把這家店鋪賣給誰?”
“自然是賣給官府了。”王大姐道,“這一帶的店鋪,本就難以脫手。還不如直接轉給官府呢。”
蕭珠不由大喜。道:
“與其賣給官府……不如,您把這家店鋪賣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