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秦氏不耐煩地道。
陳舒青放心地去找秦媽了,她知道秦氏雖然性子直,但是答應了自己的事情一定會做到。
.
秦氏不喜陳家二老,但從不會失了該盡的禮數。上一次回老宅還是過年的時候,秦氏竭盡所能籌辦了一車年貨,還被陳老太太話裡話外嫌棄寒酸。這一次回老宅,秦氏幹脆隻帶銀子。反正段氏為陳老爺子慶壽的本意無非就是兩件事,一是想借機提起過繼的事情,二是想讓二房出些錢。
在段氏看來,盡管書院每況愈下,二房手中還有三十畝地呢。既然是給老爺子慶壽,二房至少也要出幾兩銀子吧。她可不會站在二房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去年分家的時候,陳老太太忍痛分了三十畝下等田給陳澤成,又堅稱去年的收成應該歸公中。陳澤成和秦氏急着分家,也沒有計較這些。到了秋收的時候,段氏果然派了自家的長工将這三十畝田的糧食都割了去,連一粒春種都沒留下。
秦氏無奈,隻得将地租了出去。因為土地貧瘠,所以秦氏和佃農約定了,要待今年秋收後再結算租子。
現在她拿出來的銀子都是自己的嫁妝,好在她想得開,隻待陳澤成考中了舉人,一切自然會有轉機。
陳家老宅在秀水城東邊的新河,陳澤成擔心母女兩人出行不便,一到了書院便将秦貴遣了回來,由他與秦媽陪着秦氏和陳舒青回老宅。小丫鬟柳枝就留在家中看門。
新河離秀水城不遠,一行四人乘着驢車,走了一頓飯的時間就看到了老宅門前的大槐樹。
樹下一個滾成了泥猴的男孩子也聽到了驢車的聲音,他看了一眼趕車的秦貴,立刻揮舞着手中髒兮兮的樹枝,跑進了老宅的大門。
秦氏等人遠遠聽到他大喊“娘,二嬸回來了”,方才認出來,他竟是陳學書!
秦媽低聲啐了一句:“竟然想讓老爺太太過繼這樣的孩子。”
陳舒青也在心裡暗暗點頭,不論在什麼時代,熊孩子總是不讨人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