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夜月色很美。
李博作為一個不會寫詩的人,也難免在晚飯後吟了兩句宣王大人的詠月名作。據說當年宣王作為吐谷渾的質子來到西燕,就是靠着一首詩一幅畫名震帝京。所以世人都說,當時還是皇太女的端弘女帝正是傾倒于宣王的文采風流,所以才執意要與宣王成婚。
時間過去太久,李博作為整件事的親曆者有時候也會感到迷惑,到底是自己的記憶正确,還是傳聞才是真相呢。
但無論如何,那個年輕的李博,的确曾在繁華的帝京過了一段恣意風流的日子。
随着時間推移,他的事務越來越繁忙,難有這樣的興緻。他甚至拿出了謝森送給自己的寶劍,但是還不等他抽劍出鞘,就被通傳的下仆打斷了。
什麼“月下舞劍,一展英姿”,都是浮雲!隻有無窮無盡的公務才是真實的生活。
被打斷了興緻的李博當然不會很高興,此刻他就坐在太守府那個寬大冰冷的正廳上,等着謝森的兒子。
說來也是奇怪。這小子到了秀水總有三個月了,一開始都不曾投拜帖,還是陸姨來了秀水之後特意來太守府拜訪了一次,謝峰本人卻一直從不曾上門。如今大半夜的擾人清夢,看來是謝森打得太少了。
李博不介意替自己的老友教育兒子。
可是,當他看清衛兵引進來的兩個人時,瞬間就把這件事抛在腦後了。
這兔小子果然是謝森的兒子!
到秀水還不到一個月,就能和姑娘出雙入對了!李博忍不住遮住自己的眼睛,不想去看那張和謝森過于相似的臉。
這副景象落在陳舒青的眼中,就是太守大人正在沉思……
果然是一個愛民如子,勤于公務的太守啊。
在産生了這樣一個美好的誤解之後,陳舒青對後面的事情就更有信心了。不過既然謝峰來了,她還是決定先讓謝峰出面。
畢竟帖子是對方的嘛。
她心底也有些欣慰,謝峰到底沒有讓她失望。
謝峰朝着李博行禮道:“小侄謝峰拜見李大人。”
他出生的時候,李博已經離開了帝京。因此這的的确确是他們的第一次相見,當謝峰擡起頭來的時候,放下手的李博怔住了。
謝峰的身形和臉孔都有謝森的影子,隻是那一雙明亮的眼睛和筆挺的鼻梁都是典型的陸家人。如今已經人到中年的李博,腦海中浮現出許許多多過往的回憶。
好在大廳内雖然點滿了燭火,但因為面積太大,所以并不能照到每一個角落。李博的面容也在燭火的搖曳下有幾分晦暗,何況謝峰與陳舒青沒有盯着李博細看的想法,因此都沒有察覺到李博的異樣。
李博望了一眼落在窗棱上的月色,幾不可聞地歎了一口氣,道:“你有什麼事?”他的語氣平和沉穩,更加深了陳舒青的誤解——李大人真的是一個好官,你聽這聲音,就是央視正劇裡面配音!
謝峰沒見過這位世叔,若不是陸姨走的時候給他留了一張帖子,或許他還要另想辦法來見李博。沒錯,即便陳舒青不提,他也會向李博禀告這件事。
他是謝家的兒子,盡管内心還有許多的問題沒有答案,但是他絕不會眼睜睜看着秀水百姓陷入危難。
謝峰詳細地将今日北市的經曆和審訊的内容都告訴了李博。
一番話說完,李博再也沒有賞月的興緻。他手按腰中的寶劍,霍然起身,道:“你所說的探子何在!”
謝峰道:“我的護衛正在将人押送過來。”
李博立刻點了人去接應。他看着麾下的親衛疾馳而去,心中的焦躁之意仍然難以平息,忍不住在廳中來回踱了幾步,然後問道:“段家為什麼要派人跟蹤你?”
謝峰搖頭道:“這探子最初是跟着家師之女的。”
“誰?”李博詫異地又問了一遍,忽然,他意識到了什麼,将目光轉向了陳舒青,道,“你是陳澤成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