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話,陳舒青朝着李博恭恭敬敬行了一禮。
.
原本秦氏就想要給女兒好好過這一次的生辰。這一年來,他們家的生活蒸蒸日上,女兒越來越懂事,自然是值得慶賀。
而且洪氏提起婚事也快一個月了。秦氏的心中思緒不定,一會兒覺得合适,一會兒又有些不順意。
不如借這個機會,讓兩家人團聚在一起,她也想再看看女兒和秦興昉相處的情形。
隻是之前陳舒青覺得麻煩,一直不同意。這事也就拖延下來了。不成想,陳舒青忽然改了口,并且道這生辰并非單為自己慶賀,更是為了白木書院複課這一喜事。
一番話說得陳澤成連連點頭,對秦氏道:“就如女兒所說,把我幾個學生都請了。對了,還有段家老爺,這次他捐資助學,實在令人感佩。”
陳舒青心中暗喜,父親真貼心,不需要她引導,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段家。
秦氏看了一眼女兒,道:“多請些人自然熱鬧,隻是家中地方太小,恐怕坐不下。”
陳舒青一怔,腦海中忽然浮現起另一個念頭,她道:“那就将宴會設在書院。”
陳澤成拊掌笑道:“不錯不錯,柏木蔥茏,真正是秋天的好去處。而且我們還可以上藏書閣,也算遠眺登高了。”
既然父女倆都同意了,秦氏也點頭了。
但是等陳澤成樂陶陶地去書院後,秦氏走到陳舒青的房間内,隻見女兒正在低頭寫寫畫畫。
她将手中端着的茶湯放在陳舒青的面前的案幾上,低頭的瞬間正好掃到女兒所畫的東西上。她目光一閃,脫口道:“這是書院?”
陳舒青所畫的正是白木書院的地形圖。既然宴會的地點改到了書院,她自然要提前做準備,繪制好地形圖送給李博,這樣方便他的抓捕行動。
她知道這件事最終瞞不過父母,隻是她已經打定主意,絕不能讓陳澤成先知道内情,以防到時候他亂了陣腳。
此時秦氏既然相詢,她想了想,便道:“母親,前幾日段家的夫人是不是來過了。”
在段垚進入白木書院後,段夫人借口感謝陳家關照,特地來拜訪過一次秦氏。陳舒青忙着和王念盛研究秀水的手工業,那日并不在家。
不過等她回來之後,秦媽提起了這事,不僅說段夫人好生客氣,比起她的小姑子——也就是陳澤貴的妻子段氏——不知好了多少倍,又說段夫人誇贊了小姐許多。
這一次,陳舒青終于敏感了起來,可能當她将段家當作對手之後,就更容易理清思路。本來段瑛已經到書院拜訪過過陳澤成了,段夫人還要跑這一趟,就很奇怪。
秦氏沒想到女兒提起這件事,道:“不錯,段夫人來謝謝你父親的關照。”
陳舒青搖頭道:“母親,段夫人此來,恐怕還透露出商議婚事的意思吧。”
她不覺得段家真的想要和自家結親,但是以此為借口接近陳家,套取秦氏和陳澤成的話倒是很方便。
秦氏不料女兒竟然一猜就中,但她倒也不慌,笑着道:“你一個女孩兒家,提起婚事也不害羞。”
陳舒青心裡想害什麼羞啊,自己上輩子都不知道相親過多少次了。
不過當着秦氏的面,她可不敢大放厥詞,隻是斟酌着道:“齊大非偶,我隻是覺得段家不合适。”
秦氏從前隻覺女兒在婚戀方面還是一團孩子氣,卻不料她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
不過秦氏倒也沒有疑心。
西燕的皇族乃是鮮卑人,素有早婚的傳統,隆晔帝十二歲就有了第一個孩子。因此民間十幾歲成親也是常事,秀水城中八九歲定親的也有。
她隻是不理解女兒。既然不喜歡段家,為什麼還要舉辦這個宴會呢?陳澤成看不出來女兒的心思,秦氏可明白得很。擴大宴請的範圍,最終的核心就是将段家人邀到書院。
她原本以為女兒是想要和段家交好,如今看來卻并非如此。她問陳舒青:“你不喜歡段家?”
陳舒青搖搖頭,道:“母親,這事可不是一句‘喜歡不喜歡’的簡單話了。”
她擡起頭,雙目炯炯,看着秦氏道:“段氏應該是和霍部人在走私。”
【注】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