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鹹陽營建渭水之畔。
當陳舒青的馬車越來越接近鹹陽的時候,她越發感受到了京畿和九邊的不同。如果說九邊風俗淳樸,老百姓還處在男耕女織的樸素生活之中,那麼京畿的百姓似乎更貼近這個時代的脈搏。
她甚至聽到有路邊有人在讨論端弘女帝的八卦。
一個人道:“聽說陛下的身體好多啦,這可真是國家之幸事。”
另一人道:“确實如此,我還記得,隆晔帝末年……哎!”
陳舒青不由的将目光投向端坐在車另一邊的玉啟縣主。
這些老大爺們和她前世的出租車司機可有一拼,但在封建時代,這樣大膽的話落在皇室的耳中,恐怕是要受一些磋磨的了。
幸而玉啟好似已經假寐,她微閉着眼睛,臉上的表情沒有起伏。
陳舒青連忙催促馬車前行。
丘敦雨這一行衛士本就穿着墨雪衛的戎服,道旁的人看到她們立刻就噤聲了。陳舒青掀開車簾,朝那兩個面色惶恐的鹹陽老大爺點點頭,安撫地笑了笑。
馬車哒哒,鹹陽城高大的城牆很快就出現在了眼前。
守門的衛隊早就收到了消息,知道今日玉啟縣主回京。他們遙遙望到丘敦雨,立刻就派人迎了上來,引着車夫朝單獨劈開的車道行去。
四周等候入城的人極多,陳舒青放下了車簾,一轉頭就看到玉啟醒來了。
她似乎并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事,隻道:“你還是和我一同回府吧。”
陳舒青懇切地道:“縣主這一路十分關照我,我已經很感謝了。隻是我和父親約好了在驿站相見,所以我還是想去驿站等他。”
這一次上京,陳舒青沒有帶柳枝。陳澤成決定自己在秀水多留兩日,安排好白木書院的事就來京城接女兒。像陳舒青這樣被朝廷召入帝京的人,隻要拿着秀水本地官府開出的票子,就可以在驿站居住。因此陳舒青就婉拒了玉啟縣主的邀請。
玉啟靜靜地看了她一會兒,終于點點頭,道:“那好,我留一個侍衛給你,也方便安置。”
這樣的好意陳舒青自不能拒絕,她再次誠懇地感謝了玉啟,就在驿站前下了馬車。
帝京的驿站當然也非比尋常。
陳舒青在路上住了不少驿站,官府面對玉啟的身份,還是很照顧她們的,但驿站本身的設施就一般,最好的河東府提供了一個小院子給她們,很幹淨,但有些破了。
本來河東府太守邀請玉啟去自己府裡落腳,還讓自己的夫人來接她們。可是玉啟拒絕了,她一路都沒有再借住官員家。
因此陳舒青得以見識了各種各樣的驿站,可以說和它們相比,帝京的驿站不僅宏大,還非常整齊潔淨。管理驿站的官吏查看了蓋着李博官印的票子後,給她分配了兩個單間。
一間給她,一間給丘敦雨。沒錯,丘敦雨自己領了陪伴陳舒青的事,陪她住到了驿站。陳舒青還有點奇怪呢,丘敦雨不應該跟着玉啟嗎?
丘敦雨道:“陛下将我們分給縣主,我們自然就要遵從縣主的吩咐。”
陳舒青覺得這回答很官方啊,但也找不出錯來。
丘敦雨看了她一眼道:“你不願意去縣主府上,不也是這個原因嗎?”
陳舒青看着她,丘敦雨繼續道:“你放心,以你的身份,帝京的風雲還吹不到你的身上。我呢,就當是來休假的。你以為在郡王府當值是輕松事啊。”
兩人相視一笑。
不過有丘敦雨相陪,事情辦起來的确順暢許多。第二日,陳舒青就在她的指點下去禮部投了帖子。
當日下午就有一個禮部官員帶着車來請陳舒青。
驿站裡人來人往,消息十分靈通。陳舒青已經從旁人的議論中得知端弘女帝并不在帝京的太極宮中,而是在渭水河畔的明園中休養。
果然,馬車再次駛出了鹹陽城,一盞茶後,她們到了明園。
本來玉啟縣主還說要派家中的裁縫來給陳舒青做一身朝見天子的衣服,沒想到進京的第二日,陳舒青就見到了這個帝國最尊貴的女性——端弘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