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端弘女帝的禦駕回京,陳舒青親眼見識到了帝京人們對女帝的熱情。負責維護秩序的京師府衙一早就派人黃土墊道,淨水潑街。好在女帝本性不愛繁瑣,從來不讓準備什麼帷幔一類的物什,因此很快就收拾好了。
老百姓自然曉得這是女帝要回銮了,等到太陽升起,禦駕經過的時候,街道兩側挨挨擦擦地站滿了老百姓。
陳舒青也去湊熱鬧,丘敦雨不明白:“你昨天不是都看到了陛下嗎?”
“我是來感受一下氣氛。”陳舒青自己就是老百姓,也沒有講究,就站在人群中。她畢竟年小體弱,時不時就被旁邊的人擠得一晃。丘敦雨實在不能理解這種心情,但她受命保護陳舒青,也隻能和她一起擠着。
車隊很長,女帝玄色的馬車之後,還有幾架規模小了一些的車子。帝京的百姓不愧見多識廣,輕聲議論着:“你看,那輛車中一定坐着柔萊郡主,聽說她連陛下的墨雪衛都敢斥責。”
“哦呦,她竟然這麼大膽?”
“那可不是,人家都說,今年女帝就要封玉肇為太子了。到時候,柔萊郡主就是大長公主了。”
“郡主怎麼能變成大長公主?”
“你真笨!玉肇是柔萊郡主的侄子,他登了基,柔萊郡主的封号自然水漲船高。一個小小的墨雪衛算什麼。”
陳舒青忍不住看了看穿着便服的丘敦雨,果然見她的臉色不太好。皇室看起來似乎尊貴遙遠,可是到了百姓的口中,也不過幾句雜談。
丘敦雨自矜身份,也不能和這些百姓一般見識,隻抱着劍生氣。等人群散去,陳舒青拉了拉還挺直站着的丘敦雨,道:“還不走?”
“真是無知小民。”丘敦雨冷哼了一聲,跟着陳舒青往謝府走。那些八卦的百姓早就散去了,街市上又恢複了熙熙攘攘的熱鬧。
陳舒青一邊沿着小攤逛去,一邊思考剛才發生的事情。也不知道柔萊郡主那些事情是怎麼流傳出去的?又或者是誰特意散布的呢?
以她昨日所見,柔萊郡主在女帝面前明明很弱勢,可是傳聞中的她似乎對侄子成為太子這事頗有信心。而根據謝峰所言,女帝對莊王一家恐怕并無好感,這是從上一代開始就形成的格局。
那麼,是誰給了柔萊郡主信心呢?
“陳小姐?”一個有些陌生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路,陳舒青将視線從一排陶罐上移開。
對方脾氣很好地笑着,重複了一遍,道:“陳小姐,多日不見。”
陳舒青看着眼前俊朗的少年,也笑着道:“王公子,多日不見。”
丘敦雨再次被陳舒青的社交圈震驚了,原來除了謝家之外,她還認識太師之子。不過,她看起來和王禮時十分不熟。
的确是不熟啊,陳舒青也不明白王禮時有什麼特别的話要與自己說,要盛情邀請自己到酒樓裡一叙。
王禮時充分發揮了世家子弟的風度,先是詢問了陳家的近況——他父親畢竟 是陳澤成中舉時的考官,陳舒青自然也不能太駁對方面子,笑着應了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