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個時空的千百年後,有一位痛失故土的詩人在詩中這樣描繪春日的洛陽:“洛陽三月花似錦,多少工夫織得成。”①彼時神都淪喪已久,無論多少盛景,落在詩人眼中,都滿含滄桑和歎惋。
然而,此時此刻步入洛陽城的遠行人心中并無這樣感歎。他們已經在路上奔波了數十日,經過了蒼涼的絲路古道,越過了茫茫的山川河流,終于在春天的末尾抵達了洛陽。
恢弘的城牆讓世人驚歎燕國國力之雄厚,熱鬧的街巷令旅人豔羨都城百姓的安樂生活。
若羅珲有些恍惚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燕朝故事,四方來使皆應入住歸德館。但若羅珲表面上是質子,實際上是驸馬的待選。因此來迎接的典客監直接他送到了帝京郊外的皇家别苑——明園。
這裡已經有了五名男子,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打過招呼,便回到各自安歇的住所了。
那五人多是燕國大族的子弟,參選乃是大事,家中都送了服侍的仆人來。隻有若羅珲是孤身一人。
其實離開吐谷渾之前,大河想要陪他一起來。若羅珲拒絕了,無根的野草隻有他一顆就足夠了。
何況一旦若羅珲離開吐谷渾,那麼大王子必定會厚待大河等侍候過若羅珲的人,這樣才能标榜他對兄弟的友愛。這和當年慕容若洛廆的思兄之曲,也沒什麼不同。
典客監倒很恭敬,表示當日就會派人來服侍。
果然,到了傍晚,就有一個剛剛束發的少年來向他請安。若羅珲見他相貌堂堂,舉止大方,不似仆役之流,心中暗暗留意。
這個名叫“小五”的少年十分殷勤,要幫他端茶倒水,又要給他歸置行李。
若羅珲不喜歡這樣的服侍,對他道:“我長居西陲,粗陋慣了,你無需這般。”說着,從小五手中取過自己行囊。
他隻帶了兩身衣服和母親留下來的一隻玉環。他怕有所損壞,幹脆從包袱裡取出,放到懷裡。
這是母親留下的唯一遺物了,其他東西都因為母親死于瘟疫而被焚燒了。
所以若羅珲神情專注,動作輕柔,也就不曾留意小五臉上閃過的一絲不屑。
明園配有禦廚房。向晚送了一桌宴席來,領頭的内侍剛要對若羅珲行禮,看到他身後的小五,竟然呆住了。
小五“咳咳”兩聲,道:“怎麼如此無禮,見到我家王子也不行禮。”
内侍仿佛剛被神仙點化的泥塑木胎一般,立刻收斂了表情,低頭對若羅珲道:“王子遠來,陛下有令,務必使您賓至如歸。”
他躬身讓後面的仆役将菜肴都擺出來,接着道:“這都是擅長牛羊的禦廚所做。王子若是不合口味,即刻讓他們重做。”
若羅珲不語,隻靜靜盯着他。這不過是一個常年見不到貴人的内侍,短短幾個幾息之後,他就繃不住擡頭朝小五看去。
若羅珲立刻轉頭,正好看到小五揚手示意内侍退下。
此人定然不是仆役!
小五看到若羅珲的神情,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經被拆穿,可是他沒有絲毫驚慌,仍然看着若羅珲笑了笑。
此人能夠堂而皇之地混入明園,而且可以指揮内侍,一定不是尋常人。若羅珲起身正對他,喝道:“你到底是誰?”
小五疾退三步,道:“小的不過是來侍奉王子的,您何故發這樣的大火?”如此身手絕非是常人,他以為自己顯露了這一手,若羅珲會更加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