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聞鼓,置于宮城正門外,許臣子百姓擊鼓鳴冤,上達天聽。
從楚映秋所在的二樓雅間的那扇窗戶往外看,應該正好能看到置于宮城外的大鼓。
楚映秋是有什麼冤情想要申奏?
這冤情還關系重大,大到連鎮國公,甚至是裕王蕭澤都想除之而後快?
“少夫人,怎麼了?”遠岫見她突然望向街頭,不由出聲詢問。
“沒事。”姚窕收回目光,先上了馬車。
“回國公府。”
馬車往鎮國公府駛去。
姚窕坐在馬車内,心緒波動了好一會兒才平穩。
鎮國公起初對楚映秋隻是厭惡和不喜,這厭惡還并非來自楚映秋本身,而是因為裴琤。
鎮國公半夜圍困靜書齋,是發生在郦陽長公主壽宴後,更确切地說,是在她們遇見裕王蕭澤後!
裕王蕭澤見到楚映秋的第一眼,便知道楚映秋身上有什麼冤情,甚至知道這冤情對他的影響。
為此,他不惜立即調動沈家,讓沈二夫人置楚映秋于死地,不成功後,更進一步借着郦陽長公主身邊的人,再次出手。
可楚映秋身上有什麼冤情,是鎮國公不知道,而裕王蕭澤一眼就能清楚的?
又有什麼冤情能讓裕王蕭澤如此懼怕?
自皇太子病逝,皇長子被貶為庶人,皇三子裕王蕭澤,便是大鄢最具法理的下一任君王,且他還有鎮國公這位親舅舅支持,皇帝又已年過六旬,身體每況愈下,這世間能讓他感到懼怕的……
姚窕打住想法,強行轉移注意。
可又忍不住擔憂,倘若這事如此驚險危急,裴琤護着楚映秋,勢必會成為裕王的眼中釘!他處境,指不定會比楚映秋還危險!
他為什麼要這樣?是為了祈王蕭溯?
蕭溯母妃也是出自鎮國公府,是鎮國公的庶妹,裴琤跟蕭溯的關系曆來比跟蕭澤好。
可就算他們關系好,能好到将自己置于如此險境嗎?
“遠岫讓車夫改道……”姚窕張了張嘴,話到一半又止住。
遠岫疑惑問:“少夫人要改道去哪兒?”
“不用了,就回府吧。”姚窕将情緒壓下,指甲幾乎陷入掌心肉裡。
這一切隻是她猜想罷了,要是楚映秋身上的秘密真涉及至此,裴琤為什麼不讓楚映秋回京那日,就在凱旋宴上揭露,偏偏要這般有意讓蕭澤得知?
姚窕調整呼吸,穩住情緒。
等馬車停到鎮國公府門前,她神色已恢複平常,看不出半點異樣。
遠岫扶着她下了馬車,先去和睦堂回話。
鎮國公夫人正在屋裡插花玩,兩妯娌抱着個孩童陪坐在旁閑聊,見姚窕進來,忙起身見禮。
姚窕回了禮。
“回來了。”鎮國公夫人往她身後瞥了瞥,“她不願回來?”
“楚姑娘說她喜歡那邊的熱鬧,我也不好強讓她回來,便随她去了。”姚窕答着,過到旁邊,熟練地剪了支花遞給鎮國公夫人。
鎮國公夫人皺了皺眉,似對這結果不滿。
但她曆來寬慈,也沒因為這事責怪,“也罷,她不願回來便随她吧,那糕點她可有品嘗?”
“我回來時見她練了塊杏子糕,應當是有吃的。”姚窕含糊回着。
鎮國公夫人聞言便也不再問。
區區一借住的孤女,還不值得國公夫人多次垂問。
姚窕陪鎮國公夫人插了會兒花,又逗弄了會兒小侄兒,順帶處理些府内報上來的小事,便回了曲水院。
今日沒有意外,裴琤如他留言的那般沒回來用晚膳。
姚窕坐在庭中石凳上,手裡拿着書,卻沒什麼心思細看,偶爾擡眸望向院門方向。
夕陽拉得很長,就快落下山去了。
“少夫人,世子回來了,還讓人搬了不少花回來!”晴空滿是歡喜地從外進來,“不是送去靜書齋,是往這邊來了。”
花?
姚窕訝異起身,就見裴琤自院外進來,身後跟着幾個小厮,擡着幾盆大花盆,那盆栽裡赫然種着不同顔色的杜鵑花!
姚窕訝然看着,裴琤已經掠過晴空等丫鬟,過到近前。
“昨日送的花太少,不夠耀眼,今日練兵時見山頭開滿了花,一時興起就讓人挖了幾盆回來,喜歡嗎?”裴琤拉過她,看向庭中。
小厮們将大花盆放下。
那粉的、紅的、還有帶了點紫的杜鵑花,開得格外璀璨,花枝緊挨着花枝,花朵緊貼着花朵,全部團簇在一起,看着像花朵與紅蕊組成的大繡球。
姚窕驚詫住,“你……”
她想說什麼,又不知道說什麼。
“喜歡嗎?”裴琤再問,眉宇舒展藏着笑。
姚窕看着那花,心思浮動,一時沒答。
裴琤見她沒出聲,以為又沒送對,飛揚的眉宇沉了沉,給自己找補道:“不喜歡也沒事,左右不過是山中野花,不值錢,你随意讓人放着就行。”
“沒有,我隻是驚訝。”姚窕按下心思,蹙眉回道,“你練兵還讓人去山裡挖野花,要是被人參你以公謀私……”
“這點小事你不用在意,你隻須回答喜歡不喜歡?”裴琤攬過她,将她帶到花盆前。
姚窕頓了頓,目光落在那幾盆錦簇如團的杜鵑花上,看了好一會兒,輕點了點頭:“喜歡。”
她語氣神态皆如往常,颔首低眉看着花時側顔柔美,很是溫淡清雅。
裴琤注意着她神色,目光落在她婉然輕垂的側臉上,那姣姣蛾眉似有颦蹙,歡喜裡有着不易察覺的低沉,像是憂愁。
“不開心?”他伸手撫了撫她眉心。
姚窕順着擡眸看他,似想開口,卻欲言又止地搖了搖頭,“沒有。”
她不好說自己猜到楚映秋身上的秘密,怕他繼續下去有危險,想勸他放棄楚映秋。
可這事如果真像她猜想的那樣,那裴琤根本沒有退路,從他将楚映秋帶入京、從他讓楚映秋出現在裕王蕭澤面前起,他就隻能往前,不能後退。
沒人能容忍他人手提利劍,懸在自己脖頸上。
裴琤皺了皺眉,沒猜透她不開心的緣由,看了眼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