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吵着吵着,還吸引來了西溪的本地人看熱鬧,張家那邊一看,自家理虧且吵不過,就灰溜溜地拎着孩子回去了。
小喇叭最得意,吐舌頭沖着人家的後背略略略。
轉頭誇小荔枝聰明,還知道去找喇叭擴音量。
這有幫手和沒幫手,氣勢可完全不一樣。
擡頭一看,臉上的小得意瞬間收了起來,見着自己爸媽了,龇着牙拉着小荔枝躲在俊俊後面,說要大哥當“老母雞”。
也就他們一臉心虛、鬼鬼祟祟的,過了好一會兒,發現大人們根本沒把這事放心上,又樂呵呵地到處跑。
這四個小的都在暑假過的生日,大人也沒執着非得在生日當天過。
剛好這兩天都有空,大家一起回來,帶着四個小蛋糕,讓他們湊一起過生日。
就如此刻,他們四個互相看對方面前的蛋糕,除了上面的名字不一樣,别的都一模一樣,誰也不用惦記誰的了。
二表哥松了一口氣,誇陳今道:“還是你想得周到。”
這要是四個款式的小蛋糕,哪怕都各寫有名字,他們也是能鬧起來的。
别看白天的時候是團結的“親兄弟姐妹”,但在玩具和吃的上面,該吵鬧起來的時候一點都不含糊。
小喇叭咂咂嘴巴,見炎炎都要湊到蛋糕上面去了,剛想開口,就見旁邊的小魚伸手把炎炎的腦袋推開了些。
小魚道:“你再湊過去,就會砸一臉的蛋糕。”
大人們立刻哈哈笑起來,但笑話的對象卻是禾禾。
沒錯,家裡有個曾經吃蛋糕太心急,把自己的臉砸蛋糕的娃——陳禾安小朋友。
禾禾已經對這個笑話免疫了,家裡但凡出現蛋糕,大家總是會想起來她的“光輝事迹”。甚至家裡還留有照片當證據,她沒法反駁。
“不多說了,再說下去,你們的口水要掉蛋糕裡了。最後一句,健康快樂成長最好。”大家長——大舅發言完畢,招呼大家趕緊切蛋糕分蛋糕。
雖然買了四個小蛋糕,加起來也不算小,但家裡人多,還有來湊熱鬧的鄰居們,每個人分一分,也沒多少了。
小荔枝和小喇叭他們“送蛋糕”完畢,得到了最後兩塊蛋糕,然後模切地招呼其他小夥伴去門口吃。要麼坐門檻,要麼蹲着或者站着,一勺一口。
仰頭看着市裡不常有的一大片星星。
大橘不能吃,但也趴在他們中間,偶爾仰頭看一眼屋檐上方的夜空。
一如十年前的小洋樓後院。
過完這個生日,俊俊回市裡補課去了,津津回了泉市,聰聰去他爺爺奶奶家裡,也就是小叔家。禾禾和小魚都去外婆家,還有炎炎跟着爸媽旅遊去了。
小荔枝和小喇叭正在猜爸媽今年要帶他們去哪裡玩,沒多久,就被通知要一起去上海。
他們好像去過上海。
有個江奶奶和陳月阿姨就在上海工作,江奶奶有時候會回西溪古鎮看她的酒店。
那裡還有個美瑛阿姨,是媽媽的表妹。
在去上海之前,他們先跟着爸媽去了一趟老金店。
因為在上海的那位美瑛阿姨要結婚了,媽媽定了一對金镯子當禮物。
他們來過很多次老金店。
媽媽說,以前外婆就喜歡這家店,後來換成媽媽來這兒買。
這裡原來有個老師傅,後來老師傅不在了,就隻剩下現在的這位老闆了。
哦對,這裡也有一隻橘貓。和他們家的大橘一樣,很懶,趴在門口的搖椅上一動不動,像是一年四季都在睡覺。
陳今過來拿金镯子順便付尾款,見到老闆娘抱着個小胖娃出來。小胖娃雙腳一着地,就跑過去抱店老闆的腿。
“呀,小老闆。”
店老闆笑了起來,謙虛道:“等他當上店老闆,還得再等個二十年。”
“二十年,也沒有多遠了。”
拿到了金镯子,小荔枝和小喇叭趕緊跑去和這家的胖橘貓道别,然後小跑着跟上前面的大人。
去了一趟上海,見着了江奶奶和陳月阿姨,還參加了美瑛阿姨的婚禮。
這個婚禮,媽媽好忙啊。
一點都不像是去參加聶榮叔叔和欣然阿姨的婚禮那樣,他們隻需要過去等着吃飯就好了。
但美瑛阿姨說,因為媽媽是她唯一一個娘家人,所以得忙一點。
好吧,他們就隻能緊跟着爸爸,一起當媽媽的小尾巴。
其實還是很好玩的,因為美瑛阿姨讓他們兩個做花童。
嘿嘿,這個業務他們熟得很,爸爸媽媽的那些朋友,他們結婚都是喊他們去做花童。不用大人交代,他們知道流程怎麼走。
台下好多人誇他們乖巧可愛,小荔枝腼腆地笑着,小喇叭得意地擡起下巴仰首闊步。
參加了美瑛阿姨的婚禮,他們在上海多待了幾天,爸爸媽媽有工作要忙,工作之餘又帶着他們到處找好吃的。
沒錯,他們一家四口都是饞嘴的。最喜歡去嘗試各種新店的美食。
秦逸表叔也是個特别喜歡吃的,他們家去嘗試的新店,基本都是秦逸表叔給推薦的。
他們一家四口去一次,後面就會喊上家裡其他人也去一次,再喊爸爸媽媽的朋友們去一次......反正總能把那家店的美食都給嘗一遍。
所以說,他們能不長得壯實嘛?!
想到這裡,服務員又端上來一盤菜,沒見過。小荔枝和小喇叭默契地拿起公筷,一人夾一塊到自己碗裡。
嚼嚼嚼,嗯,好吃哇!
從餐廳出來,扁肚子變成了圓肚子,在外面燈光明亮的繁華大街上散步。
“這裡和榕市不一樣。”
“因為這裡是上海啊。”
倆小的嘻嘻哈哈地讨論到底哪裡不一樣,從房子到道路都能說上很多點......
“爸爸媽媽,明天我們去哪裡呢?”
“明天要回榕市了,你們爸爸公司有事情要回去處理。”
“哦好吧。”小喇叭也不失望,和小荔枝商量回去後,是去科技園的科技餐廳吃甜點還是去橋西新村的小面館吃炒面。
小朋友,腦子裡能裝的東西不多,光是吃的就已經能占滿内存了。
回到榕市,他們沒立刻跟着爸爸去公司,而是在小區裡去找孔爺爺他們看下棋。
然後先是跟着媽媽去了今順公司,才去了百川科技。
“媽媽的公司大啊!”
“但是爸爸的公司更高!”
“媽媽的公司有好大好大一個食堂和一個好大好大的展覽館。”
“爸爸的公司有兩層的餐廳,好多好多吃的。”
“......”
陳今心無旁骛地專注開車,不摻和他們的争吵中。
就這樣的争吵,總不會少。而且後座那兩個,根本沒有堅定的立場。今天是小荔枝站他爸那邊、小喇叭站她這邊,到了明天,估計就調換過來了。
副駕駛位上的大橘趴坐着,認真地看着開車的她。
偶爾紅燈暫停,陳今會側頭回看過去,朝它笑一笑。
小荔枝和小喇叭最常去的是今順公司,但也沒少來百川科技。
甭管去哪邊,人家都是喊他們“小老闆”。不偏不倚,兩個都是小老闆。
此時,熟門熟路地走進大樓,和一樓前台的工作人員打了招呼,然後直奔頂樓辦公室。
正巧,他們爸爸剛開完會上來,身後還跟着幾個人。
“于叔叔好。”
他們就認識于叔叔一個人。
于叔叔是爸爸的助理,但和楚琪阿姨也是媽媽的助理不一樣。具體哪裡不一樣,爸爸媽媽專門給他們解釋過,但太難懂了,他們暫時還是有點暈。就隻知道一個:于叔叔和楚琪阿姨的工作内容不一樣。
于助理和陳今打了招呼後,和他們道:“兩個小老闆好啊。”
小荔枝和小喇叭被喊過去,爸爸給他們介紹人,說怎麼喊就怎麼喊,得了一頓好誇。
有一句話他們沒少聽:“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
為了這句話,他們兩個也沒少幹架呢,争論到底誰更像爸爸媽媽。
唉,要是他們可以兩個都像就好了,但每個大人總能給他們分一分,說他們哪點像爸爸哪點像媽媽,反正就是沒有完全像的。
哦對了,爸爸公司的人喊媽媽“陳老闆”,媽媽公司的人喊爸爸“沈老闆”,偶爾會喊一喊“老闆娘”。
他們覺得好玩,有時候在家也會突然冒出來一句話:
“沈老闆、陳老闆,今晚吃什麼呀?”
他們兩個都是“小陳老闆”,所以不用争啦。
爸爸的辦公室很酷,媽媽的辦公室很實在。
這不是他們說的,是小舅陳永安說的。
可能是因為媽媽辦公室牆上的那兩幅字吧,“百年品牌,做大做強”。
嘿嘿,他們也很喜歡喊“做大做強”。
就比如他們的同班小團夥,開學後加上了貝貝,他們有五個人啦!
開學說來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