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他們就是光榮的小學生了!再也不是幼兒園小朋友了!
去了新教室,見到了新同學。
這些外界的變化都不是很重要,反正他們五個湊一起,玩什麼遊戲都夠人了。
後來還慢慢地加入新的朋友,他們的隊伍逐漸壯大,在學校裡幹啥都風風火火的。
主要是靠人數和嗓門取勝。
其實他們能湊一個班,是因為爸爸媽媽和二舅、三舅都給學校捐了錢,不然的話,他們是要拆開分到各個班裡的。
爸爸媽媽時不時地就要叮囑他們道:“在學校不能主動惹事,但别人欺負你了你就打回去。”
他們一向貫徹得很好。
估計是因為他們人多勢衆,所以沒有人來欺負他們,但總有看不慣他們的。
也沒關系,他們又不是大金鍊子,還能人見人愛不成?也不差那麼幾個朋友。
越長大,他們兩個的性子和優勢劣勢就越發地明顯。
像小魚,小魚是個斯文的小淑女,很有藝術天分,彈鋼琴彈得很好,但對上學習就皺眉頭。
還有炎炎,不管去到哪,都是“老大”,沒一會兒就能和人聊到一起去。德智體美綜合發展,暫時沒有特别突出的優勢。
小喇叭是最喜歡湊熱鬧的,甭管和她有沒有關系,總能拉着其他人去摻和。每天大大咧咧的,笑聲最大就是她了。
小荔枝是小團夥裡的“狗頭軍師”,打架墊底,鬼主意最多。
但這都是在外頭的形象。
回到西溪古鎮的家裡,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大花褲大花襯衫配着拖鞋大草帽,呼啦啦撒丫子奔向稻田、果園、池塘的樣子,簡直一模一樣。
等他們上初中的時候,俊俊已經大學畢業出來了,還是被送出國去長長見識。
他們四個上了初中還是在一個班,但已經不像小時候那樣,除非是去上廁所否則都黏在一起玩了。
他們開始有了别的朋友。
但小荔枝和小喇叭對對方盯得緊緊的,有段時間,大概是他們初三的時候,陳今聽到他們在書房裡讨論:
“你有收到情書啦?”
“你沒有嗎?”
“但是沒有你的多。”
“上次你說人家發癫。”
“你也說了啊!”
“我說了沒錯,反正他們不會給我塞情書,我說不說都行啊。”
“噫,好像也是啊。”小喇叭把小荔枝課本裡掉出來的粉紅色信封往他那邊一放,道:“你的,收好。”
像是在談論今天的天氣如何,各自收拾好自己的東西,然後就翻開課本學習起來。
一邊學,一邊問問題。
有時候是問學習上的題目,有時候是問班上的八卦。例如:
“學習委員和你同桌是不是偷偷談戀愛了啊?”
“亂說,才沒有。”
“隔壁班的廁所哥今天又來我們班教室後面守門了。”
“嘿嘿,他真能守啊。”
陳今完全不擔心他們會“早戀”。
用二表哥的話說:“你看他們十幾歲了還在玩泥巴,像是想早戀?”
也是,一群幼稚崽。
但幼稚崽們長着長着,就上高中去了。
他們媽媽常說,現在的小孩學習是真的辛苦。
他們的辛苦,是周圍人和環境導緻的“卷”。和媽媽以前讀高中時的學習刻苦不是一回事。
但他們也不懂,隻有埋頭苦幹。
雖然親朋好友們沒少誇他們爸媽優秀,但可惜,他們就是普通優秀。雖然有父母托舉有更高的起點,要追趕上父母,還得下苦功夫努力。
但他們媽媽會和他們說:時代不一樣,努力的結果也會不一樣。
媽媽常說,她現在得到的成果,超過一半要歸結于時代原因,她和爸爸、舅舅舅媽們吃到了時代的紅利,沒有犯錯,所以才能有今天各自公司的規模。
正是因為占到了便宜,更應該要承擔起自己的那份社會責任,把公司做好,起碼先保障公司幾千人的就業,有餘力就多往外出一份力......
要是沒意外,他們兩個是要去接手爸爸媽媽的公司了,所以,要努力呀!
媽媽說,能不能做到百年,他們這一代人很關鍵。
至于最後他們兩個誰去接手哪家公司......還沒想好,點兵點将決定也可以。
不隻是他們兩個,還有上頭的幾個哥哥姐姐。大人沒說死一定要他們去接手,但他們也都奔着“讓公司越來越好”這個方向去的。
他們最喜歡聽大舅公的創業故事了。
他們媽媽的創業故事太像是“虛構”的了,聽着不真實,沒有借鑒意義。
但每次大舅公說自己的創業故事,說着說着就開始吹他們媽媽。那幾段話,他們都能背出來了。
“你們媽媽是财神爺追着喂飯吃,你們學不來的。”
“橋東村拆遷就不說了,後來征地,橋西村又拆遷,随手買一塊地就買到了東站旁邊,還有現在的公司,那會兒啊,好便宜......”
“還有你們二舅公司前幾年開發的幾個樓盤,那幾塊地都是你們媽給選的......”
聽得多了,等到準備高考的時候,小魚和炎炎跟着他們回小洋樓。
“你們兩個,今晚在家裡吃飯啊?和你們爸媽打電話沒有?”
陳今回來就見着客廳裡坐了四個娃。
小喇叭率先開口道:“媽,明天我們要高考,找你要點運氣。”
“......”我看你們是想要讨打。
“嘿嘿,媽,這樣應該能成了吧?我握握手。”小喇叭笑得沒心沒肺。
炎炎也沖上來道:“三姑,快給我分一點,我掙紮一下,應該能上南大。”
小魚剛走上來,陳今好笑道:“你不是定了國外的學校了嗎?還要去高考呢?”
小魚歎氣,“爺爺說要考一考,不然他在外頭不好吹牛。”
這話像是大舅說的。
高考結束,家裡的那幫娃,都被丢進了公司去打工。
等到錄取通知書下來,大舅在西溪古鎮那邊已經張羅好了,通知陳今他們帶上娃帶上錄取通知書回去吃飯,還說請了村裡的人。
老村長那一輩的老人在這些年裡陸陸續續地離開,後來也有了新的小輩,現在大舅他們這輩的人關系還算是親近,大家依然來往得多。
以後到陳今這輩,估計就隻還有一半的人仍聯系了。
再到小荔枝小喇叭這輩,就隻有他們幾個兄弟姐妹了。
但人生裡,人來人往是常态。
大舅他們也老了。
這麼高興的事情,嗓門也沒以前大了。
陳今收起感慨,轉頭和沈百川笑道:“大舅他們說不定還準備大紅花了。”
咚咚锵锵的那聲音,還有被迫綁上的大紅花多豔,陳今記憶猶新。
嘿嘿,看熱鬧去。
“陳淼,陳man(四聲,打不出來)。好了沒有?走了。”
樓梯瞬間咚咚響,這兩小跑下樓,急吼吼地要争着誰坐左邊......
陳今坐上了駕駛位,沈百川關上了門最後上車。
後座兩個讨論着要和同學朋友去哪畢業旅遊的“喇叭”,真吵。
後座中間有隻橘色的玩偶貓,像是不堪其擾,盡力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省得被拉着問:“你站哪邊?”
陳今在這一瞬,理解了大舅說的,吵吵鬧鬧的也好。
但是,大舅隻有一個“喇叭今”,她和沈百川家裡養了兩個“喇叭精”,真的想堵耳朵。
“哇,這是媽媽最喜歡的歌!”
後座的兩個“喇叭”在大聲唱着:
“我頭上有犄角,犄角,我身後有尾巴,尾巴......”
陳今翹起了嘴角,她怎麼不知道這是她最喜歡的歌?
分明是他們最喜歡的歌。
“嘶,一二三四,四條橫幅......媽,咱們掉頭回去吧。”
“嗯嗯!媽,咱們走吧。晚上了再悄悄回來。”
陳今樂得大笑。
那可不成!
她還得找大舅問問,有沒有準備大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