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烽火燃七星[戰國] > 第15章 赴宴

第15章 赴宴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旬日後,公主府上侍從将兩件錦袍送來,楚暄親自接過,提着衣裳回到房中,仔細琢磨了一番。

翌日清晨,他喚來一名内侍,讓他将鹹陽城最好的繡娘請到府上。

午後,楚暄坐在書房内,案上攤着那兩件錦袍,他手舉量尺伏案思索,門外傳來禀告:“公子,您要的人請來了。”

楚暄放下手中之物,前去開門迎接。

門外,一名身穿淡紫色荊裙的年輕婦女眉眼含笑着對楚暄行禮:“見過公子。”

“不必多禮。”楚暄将她扶起,一旁的侍從說道:“公子,這位是雲羅布莊的繡娘,是鹹陽城内最有名的繡娘。”

“民女姓葉,大家都喚我葉娘。”葉娘看着楚暄,雙頰微紅。

楚暄微笑地點頭:“嗯,快進屋說。”

三人步入書房,楚暄将葉娘領到案前,問道:“葉娘,您可見過此等錦緞?”

葉娘看着案上兩件錦袍,兩眼瞬間亮起了光,笑道:“公子,這可是上等的蜀錦!坊間很難瞧見,民女曾與家師雲遊四海,隻在蜀地見過。”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錦袍。

“蜀錦?”楚暄點頭,看向錦袍,又拿起一旁的量尺對着袖口比畫。

葉娘摸着錦袍,愛不釋手,自顧自地介紹道:“蜀錦是錦中翹楚,這兩件袍子更是由最上等的蜀錦所制。蜀國風調雨順,土壤肥沃,善養桑樹,乃蠶叢之國,這蜀錦是由上好的桑蠶絲所制,其色澤豐潤,綿軟細膩。這錦袍做工精細,定是出自名家手藝。公子可知蜀錦與其他的錦緞不同,制作時需絲線相交,将圖紋織進絲緞中,這兩件袍子更是織入了細如發絲的金線,提花織錦,經線起花,貴氣卻不失雅緻。花紋與絲緞相融,不似刺繡那般突兀惹眼,更有渾然天成之美感。制作一件錦袍少說也要成月時間,故說‘寸錦寸金’,蜀錦價值連城……”

楚暄點頭,兩眼始終看着袍袖,對葉娘連珠帶炮的話語置若罔聞,他看了葉娘一眼,突然拿起案上的刻刀,在袍袖下端距離袖口的七寸之處狠狠劃開一個口子。

葉娘瞬間止聲,與侍從瞪大雙眼看着楚暄,楚暄看了二人一眼,又在剩下三個袍袖的相同位置各劃了一個大口。

完成後他看着葉娘,笑道:“我覺得這袖子有點長,可否煩請葉娘将其修短七寸,并将袖口的做工恢複如初,我将穿此袍赴公主的生辰宴,故而修改時工藝還需嚴謹。”

葉娘聞言惶恐點頭,憨笑道:“公子放心,這世間還沒我葉娘改不了的衣裳,我定将此袖恢複如初,保證無修過的痕迹。”

楚暄滿意地微笑颔首,又道:“還有,這蜀錦如此名貴,不可浪費,我想請您将割去的部分編成一個同心結,布料需全部用上,兩種顔色需對等,編好後在結上燙個金邊,綴些金珠玉石什麼的,價高無妨,但須精美,最好在其上刻一對鴛鴦。”

葉娘點頭:“民女明白,定讓公子滿意。”

侍從将兩件錦袍疊好後裝入盒中遞給葉娘,與楚暄一同送她出府。

府門外,葉娘道:“等民女完工後親自送來相府。”

楚暄:“無妨,我上雲羅布坊取便可,順便參觀一下這鹹陽城中最大的布坊。”

葉娘點頭,對楚暄行禮後告退。

楚暄目送她離去,對身旁的侍從吩咐道:“今日之事不可為外人道,尤其是阿轍。”

侍從不明所以,點頭稱是。

——

公主生辰宴當日。

相府内,楚暄與林轍換上了各自的錦袍,站在院中,準備赴宴。

楚暄的目光始終流連在林轍身上,林轍今日穿了件月白色蜀錦袍,腰束黑色紋金帶,袍上織着褐色的松竹圖紋,又以金線勾勒着邊緣,點綴着衣襟與袖口,華貴合身的錦袍将他八尺高的身軀襯得颀長挺秀,風度翩翩。

錦袍下擺垂至膝蓋,黑色長褲紮于滾金絲錦靴之内,顯出他修長筆挺的雙腿,烏黑的長發由一支黑色紋金玉簪半束着,流水般的發絲垂直腰側,白皙俊美的面容上一雙桃花眼清澈明亮,當真是潇灑俊逸,氣度逼人。

楚暄拉着他的手,仔細打量了他近一盞茶的時間,從上至下一寸不漏,頻頻點頭稱贊,看得林轍十分不好意思,楚暄不禁暗歎嬴钰的眼光确實不凡。

而楚暄自己着一襲冰藍色蜀錦長袍,墨雲般的長發由一支白色紋金玉簪半束着,月白色腰封束出他纖瘦修長的腰身,腰封上繡着金線雲紋,正中鑲着一顆光潤耀眼的翡翠,顯得貴氣典雅。

其袍間文着蘭花與蘭草,又以金線點綴纏繞,他身上也有一股淡淡的蘭香,配上俊雅如玉的容顔,秀美清明的眉目,整一副芝蘭玉樹,清俊秀雅的谪仙之貌。

二人所戴的玉簪是楚暄去取錦袍時特意拐到飾品鋪買的,原是一對黑白玉钗,楚暄将黑色的給了林轍,自己戴白色的。

林轍也悄悄打量楚暄許久,二人目光相撞,林轍緊張地挪開視線,楚暄卻毫不避諱,揚眉輕笑,牽着他的手向門外走去。

二人站在府門外,林轍忍不住看向袖口,從他剛穿上的那一刻就覺得有些怪異,他忍不住問楚暄:“哥哥,你不覺得這袖口短了點嗎?”

楚暄擡了擡手,微蹙着眉:“确實,應是你我二人又長高了,畢竟這兩件錦袍是公主一個多月前命人做的。”

身後的侍從瞄了楚暄一眼,不言語。

車夫将馬車駛至府門外,二人上了車,前往王宮,路上,林轍看着侍從手中提着的禮盒,問道:“哥哥,你準備了什麼賀禮?”

楚暄勾唇一笑:“一件精美的手工藝品,往後公主每次見之,便會想起你我二人。”

林轍好奇:“是什麼如此神奇?”

楚暄莞爾:“以後我再告訴你。”

馬車駛至宮門口,侍衛走上前,車夫将請帖遞給他,侍衛看了一眼,點頭放行。

約莫半盞茶的工夫到達禦花園,二人下了馬車,瞧見周圍停着數量富麗氣派的馬車、轺車,車旁站着衣裳華貴的少男少女,年齡與二人相仿,衆人相互寒暄,等候園門開放。

從下馬車的那一刻起,楚暄便察覺數道向自己和林轍投射來的目光,他下意識擋在林轍身前,牽住他的手,大勒勒地與他十指緊扣,這一舉動更是吸引了一衆人的目光。

林轍身子一僵,看着二人的手眨了眨眼,回握住楚暄。

不消片刻,禦花園的門被打開,衆賓客魚貫而入。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

步入禦花園,順着一條青石小徑行去,入眼是一方碧水清池,一座數尺高的青石假山屹立其間,池水碧而明淨,倒映着蔚藍色的蒼穹,魚群往來翕忽,似遊于雲間,蕩開層層雲布。

再往裡走是成群的朱紅亭台,錯落有緻,兩側梧桐金葉簌簌落下,鋪出一條金黃的道,将賓客送至宴席。

宴席舉辦于中園正心的圓形廣場,場中鋪設東西兩列賓座,東側坐着王室宗族子弟和公主的旁系宗親,身份高貴,屬主賓之席,西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客座,坐着官紳貴胄之子以及與公主關系較好的玩伴。

此宴屬私宴,這兩日裡公主的生辰宴已連辦數場,最為隆重的便是于章台宮内行笄禮儀程,後幾場宴請位高權重的王室宗族長輩。

此番禦花園設宴,來賓皆是嬴钰的王兄王弟,關系要好的官紳貴胄青少年子弟,衆人年齡相近,氛圍輕松許多,不似先前幾場那般莊重。

坐入席位,清甜的桂香萦繞鼻尖,身後立着數排梧桐,金雨随風飄落,飒然有聲,擡眼可見渭水河畔的數十裡群楓相抱,枝丫繁茂,楓葉層層相疊,由黃入紅,如金似火,連成滾滾金濤卷過鹹陽宮的飛檐金瓦,瓊樓玉宇,繪出一幅氣派輝煌的秋日宮景圖。

楚暄和林轍坐于西側正中席位,初次入宮赴宴,林轍一臉欣喜地環顧四周,覺得十分新鮮,而鄰座的楚暄卻是無心賞景,他正目測自己與林轍座位的距離,趁着無人注意悄悄将身前的梨花木案挪過去,直至二人的案幾相距不到一尺才停下來。

完成動作後,楚暄看向對座,發現嬴蕩和嬴稷兩兄弟未參宴,這才想起前幾日嬴稷與自己說他和嬴蕩将在嬴疾協同下前往巴蜀二郡,嬴驷有意考察二人對巴蜀治理的看法,此番同去的還有與嬴蕩同母的胞弟嬴壯。

楚暄曾聽張儀說過巴蜀易攻,卻難治,因其水患頻仍,庶民常陷饑馑荒年,盡管沃野千裡,然水患不除,仍不可稱作“天府”。

嬴稷臨行前楚暄曾與他商讨過此事,但如何管治還需親臨蜀地,一探究竟。

園外傳來一聲:“公主駕到!”抽回了楚暄的思緒。

衆賓客停止交談,一同起身向外看去,隻見身穿玄色燙金長袍的嬴钰踏入園中,穿過廣場直向北側主位走去。

主位位于一方九階高台上,坐北朝南,嬴钰緩步走上高台,站于位前看向台下衆人。

衆賓客行禮:“公主萬安!”

嬴钰含笑拂袖揚手:“平身吧,賜座。”

“謝公主!”

楚暄坐下後望向嬴钰,此刻她正端坐于位上,一襲玄色燙金曳的長袍斂去了平日裡灑脫俏皮的氣質,更顯出一國公主的端莊大氣,雍容華貴,袖口與前襟上的赤雲紋鮮紅耀目,發髻由一對鳳钗绾起,此钗以金銀作鳳頭,玳瑁為腳,兩側垂下晶瑩純白的玉珠,點綴着濃黑似錦緞的長發,往下是一張清麗似雪的面容,唇若點櫻,眉如墨畫,月餘不見已褪去了幾分稚氣,美貌更勝,似一朵牡丹于高台上盛放,美豔絕倫。

雖是如此,楚暄卻從那對神若秋水的雙眸中察覺出一絲倦意,也難為嬴钰,聽聞女子行笄禮從迎賓到禮成須經十七道儀程,加之宮中禮節繁多,禮畢後還要設宴迎賓,想着都覺得累。

宴席開始,宮侍們端上樽盤器皿,菜肴佳釀,宴上歌舞升平,鳴鐘擊磬,樂聲悠揚,滿座賓客觥籌交錯,相談甚歡。

席間,宮侍替每人端上兩壺酒一壺為初秋時新釀的桂花酒,另一壺則是秦國特有的西鳳酒,此酒酒性濃烈,入口醇厚,落口爽盡,尾淨悠長,頗有秦人爽朗不羁的性子,入口甜潤,有淡淡的果香,卻是後勁極大,極易使人貪杯。

楚暄早對此酒有所耳聞,今日難得品嘗,忍不住多飲了幾杯,宴會剛入佳境,便已染上些許醉意,他面現潮紅,眼神飄忽,有些東倒西歪,身旁的林轍見他坐姿不穩,伸手扶了他一把,楚暄挨近他,往他身上靠。

恰逢此時,他擡眼見嬴钰看向自己,并斟滿酒,在主位上與自己和林轍舉杯相敬。

林轍也瞧見了,欲舉起酒爵隔空回敬。

楚暄見了,取過酒壺替自己滿上,舉爵望向嬴钰時特意擋住她與林轍的視線,微笑回敬後将酒爵送至唇邊喝下一口,突然手一抖,喉嚨似是被酒水嗆到引得一陣猛烈咳嗽,手中的酒爵也打翻摔在地上,酒水濺了一身。

林轍見狀大驚,趕緊坐過去輕輕拍他的背,擔憂道:“哥哥,你沒事吧?”

主位上的嬴钰也吓了一跳,立刻命宮侍前去替楚暄料理。

楚暄低着頭,捂着嘴咳嗽,咳得雙眼充血,他順了順自己的胸膛,重重喘了幾口氣,雖然他這番動靜在一片歌舞琴鳴的籠罩下并不算大,卻也引來周圍人的關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