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烽火燃七星[戰國] > 第68章 越人歌

第68章 越人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若是諸位同意,年後在下便啟禀吾王,在此先替吾王謝過各位!”楚暄對衆人作揖,又補充道:“隻是開墾田畝和安置住處需要些時日,還要委屈諸位先待在這廟中。”

“不委屈!”一中年男人大聲道:“等多久都不委屈!我們、我們隻求有一個家!”

“沒錯!皇天有眼啊!讓我們遇到二位大人,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啊!”

“大人的恩情,我等實在是無以為報,來日大人若是需要幫助,我等定位大人馬首是瞻!”

“對!我等聽憑大人使喚!為大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諸位先起來吧。”楚暄笑道:“諸位有了田畝和住處,便是自由身,靠雙手豐衣足食,我可沒本事使喚你們,若真要報答便好好耕作,來日我二人可上門嘗嘗越人的手藝。”

衆人起身,紛紛道:“定不負大人所望。”

“好了先不要說這些,今日前來是同大家過年的,旁的事年後再議。”楚暄走上前摸了摸孩子的頭,對那有手傷的父親說道:“這守歲錢請務必收下,就當是為了孩子,願他平安順遂,好運連連。”

見楚暄執意要給,父親也不再推拒,感激地再三道謝,并拉着自己的孩子說:“快謝謝大人。”

“謝謝大哥哥!大哥哥真好!”孩子們拿着紅包,歡喜地将楚暄團團圍住,一同道謝。

“好了,快坐下吧,說了這麼多大家都餓了,既是過年自是要吃團圓飯的。”楚暄将随行的包裹打開,從中取出數道菜肴、一口大鍋,内裡裝着凍住的羊肉湯羹。

這些菜是他和林轍起了大早做的,菜品中有魚、肉、包子、面餅等,為了讓廟中的流民們都吃上熱菜熱湯,他們還特意買了個大鐵鍋。

“來,幫忙搭把手,把這鍋支起來。”楚暄看向廟中的男丁,說道:“這鍋中是羊肉羹,需加熱才能化成湯汁,天寒地凍的,大夥一同喝點兒熱湯,肉讓孩子們吃。”

“謝謝二位大人,你們真的給了太多太多……”一位年輕的婦女紅着眼眶道謝。

“說什麼給不給的?我們兩兄弟亦是無父無母,在家中過年未免冷清,便想着和大家一同過了。”楚暄莞爾。

“對啊,人多熱鬧啊!”林轍補充道。

“别再說什麼謝不謝的了,開飯吧!”楚暄從袋中取出兩壇酒,對衆人道:“我還帶了酒,喝點兒酒暖暖身子,但孩子們就别來沾杯了。”

這你一言我一語間流民們也徹底放寬了心,衆人也開始一同幹起活,張羅起過年來,男人們生炭,和林轍一同支起大鍋點火,将湯煮熱,女人們随楚暄一起分碗筷,廟裡一下子添上了煙火氣。

待菜肴湯羹都熱好,楚暄開啟一壇酒,廟内溫暖如春,彌漫着飯菜香和酒香,衆人頓覺味蕾大開,大家心中亦是暖意融融,一同舉杯,歡慶新的一年的來臨,辭舊迎新,仿佛有一簇光照進衆人心中,如同旭日東升光明溫暖,象征着未來與希望。

席間,衆人有說有笑,楚暄聊起了這些年随張儀遊曆列國所見所聞和奇聞轶事,各君王、群臣的趣事,流民們聽得津津有味,也分享越地的山水神話故事,孩童們聽得入迷。

酒過三巡,飯入七分,楚暄突然問:“越地我未曾去過,越人是怎麼過年的?”

一名十來歲的少年回答道:“親朋好友齊聚一堂,載歌載舞,可熱鬧了。”

一女子含笑說:“越人善歌舞,我們從會走路起就會跳舞了。”

“那不知我二人可有幸觀賞衆人的舞姿?”楚暄笑道。

“自然是可以的!隻是沒有琴曲助興,就差了點兒意思……”

楚暄突然站起身,走到牆角搬起一個大物件,回到衆人跟前,将包裹着的布撤掉,内裡是一把古琴。

“正好,我這兒有一把七弦琴,隻是越地的歌謠我聽得少,隻知道一首。”

說話間他已經将琴橫陳于膝上,話音剛落,撫琴撥弦,袅袅琴音若涓涓流水,自指尖流出,輕柔平緩地流入衆人的耳中,安撫着衆人的心,使聽者平靜,亦漸入佳境。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楚暄閉目吟唱。

“今夕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幾名孩童聽到這曲子都覺得親切,激動地笑了起來,也随着曲調與楚暄一同吟唱。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恥……”

人群中傳來少女的歌聲,清脆動人如莺鳴,還帶着嬌笑。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這時,數名男子也跟着吟唱起來,歌聲清澈嘹亮。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

楚暄睜開眼,與林轍對視,林轍心中蓦地顫動,面上泛起薄紅,不知是因這歌,還是奏琴之人。

廟中氛圍被這一曲帶動起來,有人輕擊瓷碗,雙手擊掌,打起了節拍。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夕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少年和少女們紛紛起身,随着曲調翩翩起舞,一颦一笑,旋轉跳躍點地,都踩在音律上,少女若山中的莺鵲,歡快輕盈,無拘無束,又如花叢中的蝴蝶,靈動萬分。

少年人展臂旋轉跳躍,單腳落地,幹淨利落,如雄鷹展翅,鴻雁南歸,豪氣吞山河。

楚越一帶崇尚巫術文化,敬畏自然,天地間的山川、河流、林木、飛禽走獸,乃至一草一木皆有靈,歌舞中也包含着這些元素,将原本溫婉柔情的越人歌唱跳出一種包羅萬象的氣魄。

曲調歌聲時而雄渾铿锵,時而激昂澎湃,有時轉為輕柔婉轉,似風花飛雪,清冽卻不孤寂。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衆人的歌聲回蕩在山神廟中,這廟即是神的饋贈,是亂世中的避風港,青石黑瓦守住了屋内的融融暖意,隔絕了屋外的寒風飛雪,讓苦于戰火紛擾的人們在這風雨飄搖的亂世得以有一隅所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