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處,就在此時,一位姑娘視他如皎皎雲間月,小心翼翼的把他放在了心尖上,且一放就是數年。
此後的每一天,魏長陵都在書院散學的時候,背着母親,偷偷溜出宮門,去那學堂旁的牆角,遠遠的瞧上一眼衛景時。
每每看到衛景時的時候,他無一刻不是被人簇擁着的。
烈日驕陽,
長陵有位少年郎,
朗如雲間月,
談笑似燦陽。
那是魏長陵對衛景時的印象,她那時還不知道日日惦念一個人的感覺就是喜歡,她那時隻覺得自己很羨慕這位衛小公爺。
羨慕他可以在人群中肆意暢談,羨慕他可以朋友成群,羨慕他可以有祖父的寵愛,羨慕他可以活的像太陽一樣,光彩奪目。
這些都是魏長陵沒有的。
她雖聰慧非常,但是卻被母親自幼教導,不可在人前顯露。母親總和她說,在這深宮之中,她和安平與榮和不同,她沒有母族的庇護。若是想平安長大,那麼無才無德才會是她最好的庇護傘。
所以,她“庸碌”的過了這許多年,在這深宮之中安靜的如同一抹秋風,除了母親,清蕊,清淼和萍姑,沒有人會在意她,甚至于很多人已經忘了她。
她沒有别的朋友,沒有父親的疼愛,更别提是像衛景時那樣活的那般絢彩奪目。
所以,她真的很羨慕他。
她想着,自己雖然做不到,那麼看着他活成了自己想要的那般模樣,心裡也會是歡喜的。
可,不久後,她的反常變被母親發現了。
那夜,已經過去了許久,隻記得很涼。
母親和她說:“槿兒,你是不是有些喜歡那位衛小公爺?”
母親的神情很溫柔,并沒有責怪她日日偷偷溜出宮的樣子。
魏長陵松了一口氣,但一時之間卻不懂得母親說的“喜歡”指的是什麼?
便又聽母親繼續說道:“槿兒,若母親似你這般的年紀,遇見這樣一個燦若朝陽的少年郎,心中也必定是十分歡喜的。但是,他是衛國公府的小公爺,衛國公府如今勢大,雖懂得明哲保身的路子,但是他衛府一門,保衛邊疆日久,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難以撼動,這正是你父皇忌憚的 。以你父皇善疑的性子,衛家未必可得善果。所以,無論你對那衛小公爺存了什麼樣的心思,都滅了吧,那不是你能肖想的人。而母親隻希望你平平安安的過完這一生,槿兒,你明白嗎?”
魏長陵看着母親用最溫柔的神色,卻說着最殘忍的話。
她一瞬之間,有些晃神。
片刻之後,
她喃喃道,
“我明白的,母親,您讓我想想,這事我要好好想想。”
魏長陵聽得懂母親對衛府一番形勢的估計,卻似乎并不能完全懂得母親口中的“喜歡”。
是說她,心悅于小公爺嗎?
她不知道,所以她要好好想想。
于是,魏長陵在母親走後于自己的房中靜坐了一夜。
直到早晨太陽的光輝灑進窗眉,
刺得她眼睛生痛,
她也并未悟透母親所說的“喜歡”。
所以,她無法給母親答案。
直到三日之後,皇宮冬圍,衛小公爺被馬摔下,差點死于馬蹄之時。
因着馬匹失控,四周皆是作鳥獸狀散走的人群,奇怪的是,衛景時身邊竟然連半個侍衛都沒有,隻有他獨身一人滿臉慘白的躺在草地之上。
孤單又弱小,
彷徨又無助。
當時的魏長陵不知怎的很想要沖上前去,但卻被萍姑硬生生的給拖走了。
她頭一次恨自己的無能。
當天,她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是夜,她從房間平靜的推門而出。
找到母親,對她說:“母親,既然人要活這短短一世,為何隻能為了平安而活着呢?為何不能為了自己而活一次,母親信我,我想要一些屬于自己的東西,但也必定會保護好自己和母親的安危。”
話畢,才隻有七歲的魏長陵端正着自己瘦小的身子,對着自己的母親行了一個很大的禮。
很久很久的以後,有人問過魏長陵為什麼不就那麼寂靜的活一世,以後找個門第不低的公子嫁了,也是富貴一世。也好比過她一介女流,沒有家族庇護的日日在刀尖兒上行走。
她想了很久回答說,她終歸是想為了自己而活。
但其實,她知道,她是不願意自己心裡那個燦若驕陽的人會活得如自己一般,碌碌一生,平淡寂靜。
她喜歡看他笑的樣子,
越燦爛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