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但為君故 > 第12章 第十二章

第12章 第十二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除了生死,其餘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太史令因皇帝的一封手書便要斷送了一個官宦女郎的前程,但凡是個有良心的,便過意不去。他有良心,卻又不敢抗旨,兩難之際,又因此事要喪命,委屈之下,難保不生怨言。

或許因為他在太史局當值,窺探天機多了,自己的運數便差了,年紀輕輕成了鳏夫,尚不及再續,自己這條命也保不住了。唯有個侍奉他左右的妾室氣不過,就算豁出了命,也要把這事捅出去。

人要臉面,當權者更在意這個。

“這事,是我操之過急了。”太皇太後着實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

“阿婆想怎麼處置?”傅祯問到這裡倍感疲乏。他知道阿婆的手段,如果當成小事來料理,并不需叫他來,既叫他來,那必定少不得讓他表态。

無論誰表态,也不能把長安城裡百萬人口的嘴都封上。相反,越是封禁,越是說明天家欲蓋彌彰。

這祖孫倆的日子才好過一些,莫要因為這樣一樁小事處置不當,令君臣生疑。

太皇太後擡手示意他近前來,語重心長道:“皇帝握符禦宇,居尊夷夏,卻也不是樣樣都能順心的。便是哪朝哪代,當了皇帝也不全能随心所欲。大衛既由你當家做主,便需得踏實經營,抓吏治,省錢糧,養甲兵,一應事務皆馬虎不得。萬事有思量,方是長久之計。——顧娘子的事,我要和你明說。”

傅祯心慌地聽着,卻是沒什麼底氣地說:“說是給鹹宜尋玩伴也未嘗不可。阿婆意下如何?”

“皇帝是連鹹宜也不肯放過?”

傅祯沉默不語。

太皇太後歎道:“若是鹹宜能為君分憂,她興許樂得晚上睡不着覺,我也不必請你來了。如今唯一破解之法,隻有讓顧家女入宮……”

傅祯急道:“那也不必讓她入宮為後!”

“胡鬧!”太皇太後道,“皇帝尚無皇後,我精挑細選了人入宮,你仔仔細細查過了她的四柱八字,卻隻讓她進宮為妃,皇帝難道不怕禮部說破嘴皮,再讓禦史台徹查太史令之死!皇帝是覺着這事做得漂亮妥當,不足以遺臭萬年,是嗎?”

傅祯面色不虞。當皇帝當得這麼不體面,實在不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他依舊不肯接納顧家女,便道: “早前阿婆已經更換了納後人選,現如今再更換一次也無傷大雅,至于她,入宮為妃也算不得委屈。”

“哦?”太皇太後挑眉問,“皇帝有了心儀之人?”

“我……”

他養在深宮婦人手中,自是鮮少見外頭的娘子,隻那一位陳娘子入了他的眼,又在他肖想之際變成了一個妄念,緩了這麼久依然耿耿于懷,他又有什麼心思去找心儀之人!

“好了。”太皇太後耐心勸道,“我看她是個端麗娘子,也是個仁義心善之人,如何就入不得你的眼?往後的日子還長,倘若你放下成見去瞧她,興許就不會這樣說了。”

傅祯依然不肯答應。

究其根本,他怄氣是因阿婆失信于他,又給陳家娘子定了“媚君之禍”的結論。這檔口召顧家娘子入宮與他相見,如何讓他接受?

阿婆埋怨他口不擇言給顧家女下“家教不嚴”的評價,怎的就不想想陳家娘子的處境?更要命的是,他稍有不滿,阿婆便擡出帝王之責來與他講道理。哪家帝王做成他這不體面的模樣?

太皇太後又道:“民間尚有納妾之舉,宮裡也無人讓你隻有皇後一人,将來你看中哪個,欲收入宮中,她還能攔着你不成?再者說了,她做事心細,有這種人為你操持後宮,你也省心不是?不管怎麼說,早熄此議,方是正道。”

連勸了三日,又有帝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傅祯這才千般不情萬般不願地應了下來,卻也讓太皇太後松了口,除了立後,把四妃之位一道補齊。

左右他不能如願得到心儀之人,那麼把誰收入宮中已無所謂了。

帝師講過的制衡之術,他不是不懂,也不是不會用,不過是想在這帝王路上留存一份真心罷了。

可惜眼下這副光景,他倒不必再拘泥于是否真心,是否實意,是否兩情相悅,隻要對他有利,他都可收入彀中。那顧家不是有些功勞麼?國朝之大,并不乏高門大戶又勞苦功高者,他便擇幾位貴女入宮,有她們比肩未來的皇後,既能籠絡朝臣之心,也能牽制未來皇後及其母家。

尚不待皇家有動靜,京城之中的謠言已經演繹了數個版本,最流行的竟然是聖天子對顧家女一見傾心,以及顧氏女姿容秀麗讓今上欲罷不能……這等“皇家秘辛”本不能在民間随意流傳,眼下卻成了百姓喜聞樂見之事,茶餘飯後有了談資,自然就越傳越離譜,有“乘奔禦風,不以疾也”之勢,也應了那句天家之事為天下大事,這似乎也是平民百姓與天家連接最近的一回了。

顧家太夫人崔氏上了年紀,鮮少出門,竟也聽到了一些說法,一時憂心忡忡。

“這古人說啊,‘穿井得人’。不說我們家三娘做不出這等荒唐事來,便是事關天子,他們竟也敢胡亂編排,想來不足為信。”顧家人勸她,“您啊,千萬不能聽信這些胡謅八扯的話。”

崔氏直擺手,堅持要進宮一趟。是真是假她尚且不論,卻總得讓她見到媛媛,前頭顧恒受傷已讓她憂心不已,倘若媛媛再有意外,她隻怕活不過明年了。

“哎呦我的老天爺。”顧家人攔着她勸,“您不能着急,萬一出個好歹,我們可怎麼辦呀。哦對了,喻家五郎不是在宮裡當差?不如我讓人先去喻家問問情況?”

衆人好說歹說才把崔太夫人給勸住了。待顧家人登門去喻家時,喻柬之有刹那的疑惑。

他沒想到宮外百姓之口竟如此駭人,即便是萬乘之尊的天子也逃不過去,不禁切身體會到了“三人成虎,衆口铄金”的威力。

前幾日他總是輾轉反側,猶豫着要不要去顧家說一聲“媛媛想家了”,如此,憑着崔太夫人的面子,把媛媛接出宮并不困難,既能免她一樁禍事,又能解聖人之憂。

然而事情轉變過快。眼下他聽說的是,太皇太後召見了禮部尚書和兩位侍郎,正在議論後位人選以及聖人大婚的儀禮。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