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但為君故 >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京城十六衛由天子直掌。左右千牛衛為天子近身護衛和供禦儀仗,左右監門衛掌宮禁門籍,剩餘十二衛領天下府兵。

國朝折沖府有六百之餘,上折沖府的兵有一千二百人,中折沖府有一千人,下折沖府有八百人。十二衛中的每一衛所領折沖府數量在四十至六十不等。

十二衛雖領府兵,卻無直接調兵之權。國朝有律,凡調兵十人以上時,皆需天子降敕書于兵部方可執行,而地方折沖府見魚符後才能出兵。或許緊急時刻會有延誤可能,卻也是天子居尊夷夏最大的保障。

不過,折沖府的兵在戰時征防,農時勞作,也會警備地方,除此之外,還要輪番至京城宿衛,稱之為“番上”。

尚書省下轄的兵部負責各地府兵的“番上”事宜,兵部根據府兵所屬道、州距長安城的遠近确定各折沖府至京城“番上”的次數。

十二衛長官調不動駐紮在外的折沖府,卻可調動分配屬于本衛下至京城“番上”的兵。

左金吾衛大将軍袁良現隻挂着職,到底也是本衛中人的主心骨,尤其他和右金吾衛大将軍私交頗深,且左右金吾衛扺掌京城、宮城巡警,于京城之中起兵舉事的難度不大。

尤其近來楊太妃的侄女才和京兆尹家的郎君成了親,一旦傅晨舉事,他在京城之中的武力又增加了一成,且更為容易。

何況眼下宮中的情況極為關鍵:

聖躬違和,久不見愈,常朝停滞,皇後理政,實存不臣之心,欲竊大衛神器。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這乃天賜良機!

左右監門衛的大将軍輕易動搖不得,左右千牛衛的大将軍更是忠心護君之人,可除左金吾衛大将軍外,其餘十一衛大将軍已經數次至宮中為聖躬違和監藥,這話一出,哪怕他們心中存疑,也絕不會背上一個不去勤王護駕的罪名。

即便衛中有人思慮周全,欲探究竟,也該清楚現下的确是常朝一停再停,而皇後在紫宸殿代天子批閱奏報。

天子唯一子養在顧皇後膝下,她弑君之後扶幼子登基,臨朝稱制的可能太大,或許将來稱帝方是其真正目的。

屆時有三省六部的嘴去解說給他們聽詳情,那也晚了。

哪怕這裡有人幡然醒悟立刻勤王救駕,将來宮裡那位也絕不敢再用他們!天子親衛因為旁人一句話便被輕易調動,那還叫什麼天子親衛!除非不求榮華富貴,否則他們必定會或主動或被動地跟随他!

左右監門衛不足為懼,至于左右千牛衛的兵士再如何骁勇,終究是不足千人,況且輪流番上的兵參與征防作戰,不比他們差。

屆時京兆尹下令封城,救駕勤王的兵一時半刻攻不進外城郭,更别提打進宮城了。

傅晨斷沒想到上蒼給他的機會來得如此之快。他也必須再嚴加推敲,以保速戰速決!

不過,傅晨在意的是居住在宮裡的生母,必須得讓楊太妃尋個合适的理由出宮,更不能讓宮裡的人起疑。

因着媛媛一直在紫宸殿侍疾,後宮中事暫交賀貴妃料理。

賀貴妃一向和媛媛投緣,既心細又體面,也喜書道丹青。她做事,媛媛信得過。

這日賀貴妃來紫宸殿和媛媛回禀了近期後宮的開支,且親自給她送了尚服局制的冬衣來,又提到楊太妃有心去大慈恩寺為太皇太後祈福的事。

老人家崩逝即将滿一年,她生前很是器重楊太妃,且楊太妃也極為孝順太皇太後,是以她有此舉,賀貴妃還慚愧地說:“妾等晚輩不及太妃有孝心。”

媛媛雖知楊太妃之心可表,卻擔心道:“大慈恩寺雖是皇家功德寺,卻在晉昌坊中,距離宮城不近,若是春秋還好,現下天冷了,萬一太妃來去一趟再染了風寒,豈不是要受一遭罪。她畢竟是長輩,我們不能不為她思慮,如此方顯宮中和愛。”

賀貴妃自然也想到了這些,曾耐心勸她,然而楊太妃執意如此,賀貴妃是晚輩,又非後宮之主,不便再勸,這才來請皇後的旨意。

媛媛又說:“太母生前一直在宮裡的護國天王寺禮佛,或許楊太妃在那裡為太母祈福更佳,也更為便宜。何況她出宮為太母祈福,豈不是讓陛下……陛下的臉面要往哪擱。禦體安康倒還好說,大家一同出宮便罷,現下這個情況,我也難以分神。”

“殿下所憂,太妃已然想到。”賀貴妃作難道,“太妃所言,正因陛下和殿下太過忙碌,這才想去宮外為太母祈福,以表衆人對太母的一片孝心,同時,也是為陛下和殿下祈福。”

這話說得滴水不漏,媛媛無法再拒,隻能讓人好生服侍楊太妃。

兩日後,楊太妃順利出了宮,往大慈恩寺而去,行至安仁坊,恰逢傅楚楚的車駕從親仁坊楊宅出來。

因着天冷,楊驸馬的母親也害了病。傅楚楚雖貴為公主,到底也得盡兒婦的孝心,在其跟前端湯送藥伺候了一番,卻見其母惴惴不安,便也不再多做停留惹人不自在,就要回自己宅邸。

讓人打聽才知那是護送楊太妃去大慈恩寺給太皇太後祈福的人馬。

傅楚楚從前也曾被楊太妃照看過,此次遇上,不上前問候,便是晚輩不恭,這便叫停了車駕。出乎意料,她隻聽到楊太妃的宮人答話:“太妃一心為太皇太後祈福,擇日再與長主說話。”

雙方車駕向相反方向離去,傅楚楚越發覺着不對勁。

那楊太妃平日裡溫聲細語,對宮裡的幾個孩子皆是關懷備至,眼下傅楚楚上前親問,她絕不會隻讓一個宮人回話。即便是去給太皇太後祈福,不至于虔誠到連回句話的心思都覺着不敬吧。

她深覺不可思議,卻也憶起阿婆從前的音容笑貌。左右她今日得閑,同去大慈恩寺給阿婆祈福也算盡她一份孝心。

真是見了鬼了,傅楚楚見了鬼也并未在這場祈福中見到楊太妃本人。

傅晨本已定下當日夜間舉事,楊太妃先去給大慈恩寺給太皇太後祈福後再至吳王府探望兒子,才更為合理。可是她心中忐忑,憂心親子,自然就沒了心思親去大慈恩寺。

誰也沒料到路上遇到了傅楚楚,且她窮追不舍,一直跟來了大慈恩寺。

傅楚楚深感納罕,上前詢問為何不見楊太妃。這個侍女是一直貼身侍奉楊太妃的人,非常沉穩,尤其她此前已經被楊太妃許下了事成後把她賞給吳王的天大好處,自然盡心盡力為那對母子賣命。

這時她和傅楚楚說,今日才一出宮,楊太妃就聽說了吳王從馬上摔下來了,然而今日是早就定下的給太後祈福的日子,太妃不敢耽擱,又放心不下親子,這才讓宮人按時入寺。

傅楚楚聽罷,心中不安。那宮人恐怕她生事,便以太皇太後疼愛長主為由,勸她留在大慈恩寺中代楊太妃為太皇太後祈福。

傅楚楚心中猶疑,卻也隻能留下來祈福。

一番誦經和參拜結束後,宮人勸傅楚楚回公主宅,她則要去吳王府侍奉楊太妃回宮。

傅楚楚既然知道傅晨受了傷,不去探望自是不好。

那宮人道了聲:“長主仁善。”到了吳王府門外,就示意衆人扣下了她!

至此,傅楚楚終于明白了這場祈福中的疑點所在。

先帝隻有一位公主,傅晨也隻有一個阿姊。他隻奪下紫宸殿,不想動傅楚楚。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