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父都死了,不順着她說,他還能怎麼辦?
兩個人此刻的心思,各不相同。
蓁蓁期盼着太子登基,任務直接結束,可冥冥之中,有一種直覺,她覺得,自己可能沒辦法離開這個世界了。
一聲尖叫,他們破門而入。
萬歲爺駕崩了,當時屋裡隻有蘭嫔和太子爺。他們的口徑很統一,說萬歲爺忽然說喘不過氣,然後突然駕崩,太醫來診治了,确實是窒息而死。
蘭嫔站出來說,萬歲爺生前說,有人使巫蠱之術咒他。
這點禦前的人都為她作證。
然後,就在好幾個阿哥府裡搜出了贓物,這幾個,全被禁足在了府裡。
也不是沒人指責蘭嫔和太子一起謀害了皇上。但這話,大部分人是不認同的,太子是皇上養大的,總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何必多此一舉。還有就是,蘭嫔實在哭的梨花帶雨,指天發誓,絕未撒謊,又說願意為萬歲爺殉葬。
她哭的實在可憐,沒個子嗣,又願意殉葬,沒人想的通,她為什麼要幫太子謀害皇上。
這種情況下,大臣也好,阿哥也好,都默認了萬歲爺确實是被巫蠱咒死的。
皇上駕崩,期間雖然出了很多亂子,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畢竟是正統,在有心人扶持之下,還是順利地穿上龍袍,登基了。
許多阿哥心不甘,情不願,懷疑皇上的死另有蹊跷,可明面上也先忍了這口氣,尊了太子為新帝。
但自認離皇位就一步之遙的直郡王不幹了,他在前面打仗打的好好的,忽然告訴他,皇阿瑪暴斃死了,他死對頭老二要名正言順繼位了。
是個人都要懷疑一下,是不是有人在搞鬼,直郡王直接撂挑子走人了,也不知道跑死了幾匹馬,趕回了京城,大鬧金銮殿。
就是這種情況下,蘭嫔對請來對峙。
而那個信誓旦旦,說自己所言皆為真,太子絕沒有謀害皇上的蘭嫔,在衆目睽睽之下,突然口吐鮮血,然後不可置信地看着新帝,立馬反口了。
“殿下,你……你好狠的心啊。我對你,對你一片癡情,你卻,卻要……”
卻要幹嘛?
雖然蘭嫔這句話沒說完,就死了,在場的人,懂得都懂,她是想說,她對新帝一片癡情,為他掩蓋謀殺皇父的罪名,可對方卻要殺她滅口。
哦,蘭嫔也不一定是新帝殺的,他還不至于這麼蠢。但,蘭嫔臨死前,這麼一反口,無疑給所有人提供了一個絕妙的理由,先帝的死肯定不簡單。
志同會在各地起義不斷,大清朝内部還因為皇位一事,内鬥不止。
“公元1698年,蘭嫔之死,就是大清滅亡的标志。這個知識點很重要,劃下了沒有?”
太子爺登基的那一刻,蓁蓁歎了口氣,看來是不止要讓對方繼位了,這樣,那就算了吧。
蓁蓁想啊,能改朝換代也挺好的,她并不喜歡這裡,也不喜歡自己的世界。可她喜歡志同會描述的理想之國,阿桃口中的那個人人平等的世界。
她活不過二十歲,如果硬要完成任務,拖着這副破爛身體,苟延殘喘地度過這三年,絞盡腦汁地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她甯可,現在就死去。
也不要活的那樣的痛苦,過着沒有絲毫快樂可言的人生。
“就當是,我最後幫幫你們吧。”蓁蓁接過了阿桃遞過來的毒藥,藏在了指甲縫裡,對方淚眼婆娑看着她,聲音都在打顫:“姑娘,您,您是要……”
蓁蓁挑了挑眉,看了看外面等待着的傳喚她上朝的太監,多麼腐朽,令人惡心的制度啊。
殘缺的男人,守貞的女人,自稱奴才的制度,還有一群三妻四妾,卻要求女人處處順從的理所當然。
這裡的一切,都是扭曲的,她原本的世界也并不美好,她不知道,那個人人平等的世界,到底有沒有缺點,但願意去期待一下。
“好了别哭了。”
蓁蓁不耐煩地暼了對方一眼,但還是用手抹了抹阿桃臉上的淚水,壓低聲音說道。
“死就死呗,又不是第一次了。這裡實在太讨厭了,解脫了才好呢,還有,我這身體糟糕成這樣,活着才叫受罪好吧?”
蓁蓁絮絮叨叨把自己的郁悶講出來,阿桃不停地流眼淚,沒出一點聲音,可就是在哭,外面等着的太監已經開始催了。
她歎了口氣,認真地道:“你應該為我高興才對,用你們的話說,我這叫“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注1)
與其活最後三年,絞盡腦汁地讓自己不開心,等待死亡,我甯願現在就去死。”
蓁蓁知道,對方聽不懂她的話,撲哧笑了一聲,不由歎了口氣,看着阿桃,輕輕地,很認真地說。
“你一定要看一看,那個人人平等,所有人都能吃得飽穿的暖,活的自由自在的世界,到底有沒有那麼好?”
快快結束這一切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