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明清調勻了氣息,跟着巧兒一道去見商隊領事。那領事一臉風霜之色,兩眼精光閃爍,看了她們一眼問道:“你二人是盧家遠親,前往往京都投親,有仁合堂夥計兩人作保,是嗎?”兩人一一應了,那領事提筆記下,揮手道:“去吧,我們商隊已時一刻出發,再遲些,便得等半月後了。”
兩人道了謝,出來領了手牌,找到馬車坐了。不多久,聽到商隊夥計齊聲呼和,車隊緩緩動了起來。兩人這才松了口氣,縮在一邊竊竊私語。
這福祥堂是城裡最大的綢緞店,在京城也開有鋪子,每月都要往京城送貨,商隊大,領隊也是個老江湖,回回走得平穩,城裡有人要去京城,都會跟着一道去,圖個平安。商隊也不肯胡亂塞人,每次隻要城裡有名有姓的良家子,還要有兩人作保方可。
盧父原來就有好幾間鋪子,仁合堂是其中一家,雖是易了主,好歹有些人脈在,盧明清寫了信求上門去,隻說大伯不容,在盧家待不下去,想要上京投奔姑母,很容易就定下了兩個名額。犯愁的倒是旅費,一共就要五兩銀子,盧明清手裡是沒有錢的,首飾擺設什麼的都是有數的,也動不了,唯有巧兒這些年攢下些銀錢,湊一湊勉強夠。
巧兒愁道:“姑娘,我是山窮水盡了,真真連一文都沒有了,還欠着商隊一錢銀子呢,說好了到京城再補上的。”
盧明清悄聲笑道:“沒事,我這還有兩件钗子、一身衣裳,到時找個當鋪當了,也能找補幾錢銀子。”
随着兩人小聲交談,車輪辘辘,直向大路碾去。
一路停停走走,倒也無事,路過州縣,盧明尋了家當鋪,将手中首飾和一身綢緞衣裳當了,也得幾兩碎銀。
眼見到了昌州,不遠便是京都,商隊在這兒停下,領隊的指指點點道:‘這昌州有‘韓’、‘楊’兩家客棧,皆是百年老店,待客公道,房舍也好,每次來我都是選這兩家,舒舒服服歇一晚再進京。’
夥計們忙問道:“那今兒住哪家?”領隊瞧了瞧道:“去韓家客棧罷。”
商隊進了韓家客棧,夥計們忙歇馬喂食,盧明清和巧兒也挑一間住下。
連日颠簸,巧兒早累了,早早睡下了。盧明清心中有事,過了一會披衣而起,站在窗前呆呆的凝望,‘就這麼走了,大房那邊自然是氣急敗壞,手忙腳亂,想着自然是很痛快,但是去了京都就萬事大吉了嗎?大姑姑·····也十來年沒見了,見我一人孤身上門,心裡怎麼想呢。’
正胡亂想着,突然眼前一亮,對面的庭院裡有什麼在一閃一閃的,盧明清大奇,蹑手蹑腳的前去一看,卻隻找到一塊不起眼的玉佩,盧明清大為掃興,隻得拿着回房。
在燈下看了又看,也不過是一塊尋常的玉佩,玉質也平平,隻是刻的圖案有些奇特,之前都沒見過。盧明清熄了燈,正要睡下,卻見玉佩又亮了起來,花紋一閃一閃,竟直向盧明清沖了過來。
盧明清躲之不及,隻覺眼前一黑,竟移行換景,瞬息間進入一個世外洞天,其中星漢燦爛,雲霧缭繞,如置身天外,令人目眩神搖。盧明清正是又驚又疑,不知所措,突覺頭頂一涼,如醍醐灌頂,刹那間明白許多事情。
原來此洞天乃大神通者所造,可連三千世界,穿梭時空,有緣者方得見。洞天其中最高者自名為‘主神’。如有得仙緣者,受其差遣,來往各界完成所命,珍寶、功法、靈獸、神通、仙器、根骨便唾手可得。
盧明清激動不已,下拜道:‘小女盧氏清娘,蒙神君不棄,幸得仙緣,願為神君效命。’
話音剛落,便有光柱垂下,發布了命令,盧明清得命,一閃便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