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道:‘那母後為何始終不肯成全兒子?’皇後道:‘我隻是想着明玉她耽誤了那麼久···哎呀,我不攔着你了。你愛娶誰就娶誰吧。’
太子這才展顔道:‘多謝母後成全。兒子娶了清娘,自然心滿意足。至于明玉,母後若是覺得愧疚,就安安心心替她挑個好人家吧。有我和母後替他撐腰,她也能過得很好。’皇後拿出帕子抹了一下額頭,方才急得出了一頭的汗,如今也提不起力氣争論了。
之後太子親手喂皇後服藥,又哄得她開開心心的,才告辭離去。待太子走後,身邊的趙嬷嬷對皇後說:‘娘娘,這婚事想來殿下是鐵了心的,你就不要多加勸阻了。到頭來,太子殿下反生了疑心。若是惹得母子二人離了心,又叫皇上厭了太子,那可讓那起子小人得意了。’皇後也心有餘悸,歎到:‘你說的是。唉,兒女都是債!’
趙嬷嬷道:‘娘娘這話我可不認。我們殿下從小就懂事。那三九的冬天,寫字拉弓,樣樣一絲不苟,連手都凍紅了呢,哪次皇上不是誇的?’皇後想着也道:‘是啊,他從小就懂事上進,在兄弟裡都是拔尖的,沒讓我操過半點心。如今難得有想要的,唉,就成全了他吧。’
太子回到東宮,回想起來也是一歎,皇後出生大家,入宮、生子、封後,一路平順,故而重情重義,且宅心仁厚。
婚事自己當然可以一力堅持,總歸皇後也拗不過自己,但這樣一來她可能會把氣出在盧明清身上。
自己這樣一攪局,拉着宋明玉作比,皇後隻會心虛反省,是否真的對宋明玉太好了,反而惹得兒子不滿,也不會對盧明清有太多意見。
懿旨一發,三天之内,京師便傳遍了。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宋明玉一早進宮,對着皇後哭了一場。皇後雖是滿臉憐惜,卻始終不肯松口,還勸道:‘偏偏太子便在城外遇險了,偏巧盧娘子就在那裡。這是老天注定的姻緣,人力無法違拗。你就想開一點吧。’心裡暗暗決定了,要替她挑一戶好人家。
宋明玉見皇後心思已定,也無可奈何,隻得整了整妝容,慢慢的出來了。出宮的路上正遇到貴妃。
貴妃和皇後面上雖然和睦,但私下裡也互别苗頭。貴妃見宋明玉粉消脂融,不甚服帖,知道她哭過了,便似笑非笑道:‘宋姑娘莫不是進宮來賀喜的?太子妃終于定下來了。’
宋林玉有皇後做依仗,平素對貴妃很是傲氣,聞言心中暗怒。但轉念一想,垂下眼簾道:‘娘娘取笑了。這姻緣的事情,實在是難說,人心尤其難測,本是十拿九穩的事也能變卦,不瞞娘娘,我如今也是傷懷。’貴妃想到自己的長子,如今婚事變故,沒了下落,也是同聲一歎,沒了譏諷的心情。
宋明玉趁機道:‘今日遇到娘娘,也是有緣,能否到娘娘宮裡讨杯茶喝?’貴妃看了她許久,突然嫣然一笑道:‘真是稀客,有請有請。’
懿旨宣到了盧明清家中,巧兒突然得知自家姑娘要做太子妃了。太子妃對巧兒來說,可是尊貴無比,遠在天邊的人,居然成了自己姑娘。巧兒一時間手足無措,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周婆子這樣老成的人也沒了主意。
還是盧明清比較冷靜,領旨謝恩,取了銀子打賞内侍。内侍接了銀子,笑眯眯地對盧明清道:‘盧娘子,宮裡很快就要派出教引嬷嬷和伏侍的人來了,還有不少賞賜。你這屋子窄,住不了這許多人,還是趕緊換個地方吧。’盧明清道了謝,令巧兒将人送了出去。回身拈起銀盒子,似笑似嗔道:‘倒是周全。’
盧明清便留下周婆子和六兒看家,自己和巧兒搬去了太子所送的大宅。次日,宮裡的賞賜便到了,共有:銀五百兩,暗紅瑪瑙平花頭面一套、渤海明玉頭面一套、白玉嵌紅珊瑚雲鬓花顔頭面一套、赤金累絲頭面二十九件式一套、點翠掐絲嵌明珠富貴牡丹花頭面一套、極品羊脂白玉頭面二十三件式一套、沉香木鑲玉如意一柄、岫玉如意一柄、各色上等宮綢三十匹,各色彩緞二十匹,織錦緞二十匹,雲錦十匹,蜀錦十匹,各色絹紗十二匹,絨呢十二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