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她站在京都最高的觀景台上,俯瞰着滿城春色。然而卻深知韶華易逝,再好的風景也留不住。
她心中無所思量,倚着邊上的欄杆,不知道姑母會将自己許配給何人,亦不知道自己該去往何處。
遠處草色深深,就如她入宮那日一樣。有人說,将來路當做歸途,隻是不知,那是不是她的歸途。
蕭景淩的話明顯讓她想到了一些往事,但好在,他沒有過多打擾。
梁婉回過神來,不太地自然地道:“沒想到七皇子喜歡這一首。”
蕭景淩點頭,同時表達了他的欽贊:
“‘倚遍闌幹,隻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梁小姐作這首詞的時候還未及笄,沒想到就能想到這麼遙遠的事。”
梁婉再次意外,她沒料到她的心事能被他看穿。
當時梁婉作完詞後便覺不妥,怕人聽了去姑母面前搬弄是非,便一直藏着,待到回梁府後才對外發表。
她那時的風格與《點绛唇·閨思》迥異,為了不讓人看出端倪,便言說是看《未亡人》有感。
《未亡人》講述的是一個年輕寡婦為丈夫守節後與丈夫在陰間團聚的故事,在當時挺流行的,甚至還被搬到戲台上演出過幾回,是以大多數人都不曾将這首詞與梁婉本人聯系起來,唯有蕭景淩,一眼便看出了她的心境。
但梁婉已經不如中秋宴那晚那般激動了,蕭景淩的态度讓她意識到,他雖然懂她,但他并不想與她有什麼牽扯。
于是她道:“七皇子有話直說便罷,梁婉也是有氣節的人,不會轉頭就将今日所言洩露出去。”
蕭景淩在心中滿意地直點頭,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兒。
但他面上沒有表現出來,仍是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今日是梁小姐找本殿來,原本本殿也不該多話,但見梁小姐的性情與才華本殿十分欣賞,因此就多言幾句,若有冒犯,梁小姐隻當在下瘋言瘋語罷了。”
梁婉心知蕭景淩不可能無緣無故跟她“多言”,便恭敬地作垂首聆聽狀。
“七皇子請講。”
蕭景淩屏退左右,梁婉見狀,亦是将自己的随侍丫頭叫了出去。
待房中隻剩兩人,蕭景淩才壓低聲音道:
“梁小姐可知,京中為何頻頻傳出皇上要給你指婚的傳言?”
他說得隐晦,但梁婉一下子聽出了他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