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通房入仕當侍郎 > 第14章 學清:獨行

第14章 學清:獨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桑靜榆的好奇心,最終也沒有被初學清滿足。

初學清沒有說出口的往事,在夢中回蕩很久,久到她睜眼的時候,都分不清眼前的時間。

她從書房的床榻上醒來,回神良久,心似被重石壓着,眼前迷霧紛紛,思緒混沌,無從掙紮。

腦海中漸漸浮現裴霁曦上馬離開時的背影,那個寬厚肩膀扛下了邊境的安危,扛下了朝中的暗箭,現在仍要幫她扛下這前路的艱險。

十年過去,京城依然這般風雲詭谲。

初學清起身到書案前,從桌下暗格抽出一個小木匣,木匣簡單沒有裝飾,邊角已經因長久摩挲變得圓潤,初學清習慣性地撫着木匣。

仿佛瞬間做下了決定,她提筆寫起了折子。

她的字已和七年前大不相同,抛卻了當初的簪花小楷,一手利落的行書揮灑在紙上。

眸中已退卻了濃霧般的迷茫,清澈曜黑,堅定無比。

*

當這本折子出現在早朝之上時,如深冬暗夜的驚雷,出現在不該出現的時間,攪亂了各路人的布局。

蘇遠達面上不動聲色,可心中驚濤駭浪,沒有料到,初學清竟瞞着他遞了這樣的折子,兩人變法之初早已商量好,由他提出變法,主導改革,初學清隻在後方推動。

蘇遠達自然有自己的考量,初學清涉世不深,寒門出身無所倚賴,而已經做到吏部尚書的他,和侯府有着親緣,由他提出,變法才有實行的可能性。

何況,他最親的兩個人,正是因世家紛争而死,他要破這世道,而初學清的變法,恰好将刀遞到了他的眼前。

可初學清這折子,把變法以來的的不足加以改進,又明确指出了寒門學子難出頭的根源——學習的渠道之少,甚至暗中諷刺了由蘇遠達所推動的變法力度不夠,需要以剜骨之痛換來吏治清明。

一向能言善辯的禦史盛道文也沉默了下來,他一直瞧不起初學清讓恩師出頭,一同求學之時,初學清對吏治的看法就已初見鋒芒,變法明明是她的想法,卻借恩師的口提出,為君子不齒。如今初學清這般,他反而不知該如何應對。

刑部尚書張德雍并沒有斂住情緒,直斥初學清:“以為初侍郎名學清,原來是學行,黃口小兒初學行,行尚未學會,就已然要跑了!”

初學清面色沉靜,鎮定答道:“下官名非學行,不僅會行,甚至變法一路,雖由恩師指導,但條陳的實施和推動,都是由下官躬身實踐,自問對如何行、何處行,比諸位要更加清明。”

陸續還有群臣出來指摘,往日蘇遠達奏本,雖則變法有争議,但都礙着蘇遠達是天子近臣,又是定遠侯舅父,就算反駁,語氣上也頗有收斂。

可初學清隻是區區侍郎,怎堪服衆。

“變法過于激進,這是要動朝堂的根啊!”

“初侍郎這般言辭,是覺得變法的後果,你自己擔的住嗎!”

“原來初侍郎是個笑面虎,獠牙厲害得很!”

……

建祯帝擡了擡手,身旁太監高聲止住了群臣的争吵。

建祯帝盯着初學清,嚴肅道:“初侍郎尚還年輕,遇事還是多問問蘇尚書的好。”

初學清雖躬身應答,聲音卻不卑不亢:“陛下英明,微臣的确尚需錘煉,但下官出身寒門,蘇尚書畢竟也是世家出身,先前學子鬧事,大多也是認為蘇尚書無法為寒門發聲。由下官做變法先驅,想必會事半功倍。”

建祯帝眉頭緊皺,眯起雙眼,定定看着初學清。所謂的“學子”鬧事,隻是将裴霁曦與變法綁起來的手段,未成想初學清卻如此加以利用。枉費他如此重用初學清,以她樟安政績調她入六部核心的吏部,如今看來,這初學清太過莽撞。

他忍住怒意,道:“蘇尚書對此事是如何看?”

蘇遠達答:“微臣雖出身世家,但家族微末,庶子出身,與寒門無異。且微臣曾躬身教書數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想必比一個寒門身份要重要得多。”

建祯帝這才松開皺起的眉頭:“看來初侍郎想要做這先驅,不僅要出身寒門,還需多教出些能夠出人頭地的寒門。”

初學清折身面向蘇遠達:“蘇尚書是微臣恩師,微臣深知與恩師天淵之别。微臣出身寒門,若不是機緣巧合得恩師指導,怎能有如今這番局面。但不是所有寒門都得名師指導的機會,若能按照微臣所奏,降低官學入學門檻,鼓勵書院的建設,開言路,啟民智,才會人才倍出。”

她頓了頓,深深一揖,繼續道:“此前變法草案,均由微臣呈于恩師,再由恩師修改上奏,句句條陳,皆是微臣心血,恩師念我年輕,才替我擔下這重責。可微臣不能隻躲在恩師羽翼之下……”

“夠了!”建祯帝的厲聲喝斥打斷了她,“看來初侍郎是不甘心隻做這個侍郎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